3)第122章 喂出来的_我不要做渣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可以鼓励演员自我创作,但必须得符合角色;导演在片场一开始就发火,比忍不住再发火,可以提升拍摄效率。

  重新准备好之后,吴尔善再次喊出了“a!”

  很快老吴再次喊了“卡!”紧接着走道钢琴前,温和的说道:

  “茜茜,你现在演的是变身孟小影的孔林夕,孔林夕他是跳舞的,还不会弹刚琴,你刚刚故意弹错谱子就很好,但你手法可以像这样。”吴尔善只用几根手指钢琴上乱按但语气依然温和,“没上过钢琴课的人,大部分都是像我这样用几根手指瞎弹的。”

  姚东看着这一幕更是庆幸没有自己执导,这个细节之前和茜茜对戏时也是没有留意到的,提起笔又开始做起笔记。

  监制侯克明对老吴的细节把控露出了笑容,瞄了眼姚东的笔记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心里也打起来了新的算盘。

  …

  15条,监视器后的吴尔善可算是说出了“过!”

  这么简单的一场戏,为什么拍这么多条?

  这年头拍电影之所以都选胶片摄影,是因为相比数码摄影,胶片的色彩更加浓郁,色彩更饱和,对比度更高,宽容度更高,成片有颗粒,也有复古敢,拍出来更真实。

  但是胶片摄影是要买胶卷的,这玩意不仅仅贵,而且还都是一次性的,而且胶片在冲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幺蛾子。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拍摄时成像是看不见的,只有冲洗后才能看见。

  导演现场从监视器里看到的画面,是摄影机里面的ccd录的标清信号,和冲洗后的成像是有很大区别的!

  总之一句话,好导演都是一卷卷胶卷喂出来的,吴尔善这种经验不足的导演就得看运气。

  所以电影导演再拍摄时,哪怕已经很满意了,往往都会喊出“保一条”、“再保一条”,因为这样既能防止冲洗时的幺蛾子,又能多点“中奖券”。

  与此同时,青云影视。

  “张制片,姚东2月份档期没什么问题,但得先看看剧本。”

  “呵呵,您说笑了,哪能信不过张导,是姚东自己担心驾驭不了角色。”

  “行,那好了您通知我,我去你们公司拿。”

  挂断电话的汪玉瑛很是兴奋,她给姚东当经纪人5年了,整整5年!

  5年中就给接了一个已经到期的安踏代言!

  5年里给姚东递了不少本子,可姚东没有一个看的上的,还总问有没有张一谋的片约!

  今天这片约终于来了!

  ps。昨天新加了分卷,121章误发到第二卷了,导致120和121章节顺序出现错误,现已修改,还请书友们多多包涵瓶儿的一时大意,我以后会多多注意的!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