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1章 指点迷津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反倒是研习西域的学问,更投天子的脾气。

  《仙木奇缘》

  “多谢令史指点。”王粲随即又道:“令史研究西域学术多时,能否指点迷津,引我入门?”

  蔡琰笑了笑。“你若真有意,不如去同文馆,那里收集的西域典籍最多,西域来的学者也最多,非兰台可比。说到底,兰台只是收藏宫里的文书而已,不是研究学问的地方。”

  王粲听出了蔡琰的意思,也没有再坚持,拱手告别。

  袁衡走了过来,轻声说道:“想不到王公会有这样的子弟,山阳王氏的遗泽不多了。”

  蔡琰想了想,忽然啧了一声。“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趋易避难,所以人人好为儒生、文士,圣人学问渐渐流于空谈,唯有智勇双全者能迎难而上,锤炼身心,知行合一。”

  “可不是么。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此,学问亦然。”

  蔡琰抬手拍拍袁衡的肩膀,笑道:“好在汝南袁氏有你们父女姐妹,能大难而不死,因忧患而重生,将来可期。”

  袁衡白了她一眼,相视而笑。

  ——

  腊月初,刘协接到刘备送来的捷报。

  大军由海路进入马韩,连战连胜,斩首千余级,灭五国。其余诸国大恐,纷纷遣使请降。眼下双方正在谈判,不出意外的话,马韩将臣服于大汉。

  经过勘探,刘备相中了一个地方,准备在这里建国。

  这是一片平原,有一条大水由东面的高山流下,土地肥沃,便于耕种,人口也相对多一些。

  刘备请旨,名其水为汉水,名其城于汉城,为封国之都。

  捷报中附了一份地图。刘协与记忆中的半岛对比了一下,估计刘备所说的汉水应该是汉江,汉城就是后世的首尔,这片平原大概率就是汉江平原,的确是个立都的好地方。

  说来也巧,在成为首尔之前,这座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被称为汉城。

  如今刘备又打算以此为都,并命名为汉城,或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水名城名问题不大,但刘备的封国叫什么名字,却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论。

  有人说,刘备命水为汉水,城为汉城,固然有不忘大汉之意。但天子在位,大宗在中原,他充其量就是小宗,如何能争汉之名。

  他还想争正朔吗?

  刘协本来也没当回事,可是一想到孔融对刘备的支持,以及一群寄寓辽东的儒生随刘备南下,就在刘备左右,不得不考虑这种可能性。

  他不在乎,不代表别人不在乎。

  或许那群儒生就是利用刘备学问不好的机会,暗戳戳的玩文字游戏,以示正统在彼。

  这封捷报不太可能是刘备亲笔,而是某个文人撰写,然后给刘备看一下。里面只提了水名、城名,唯独没有提封国名,不排除有试探的意思。

  如果朝廷认可了汉水、汉城的名字,接下来他们就会请求在封国名称中加上汉字。

  读书人嘛,不就喜欢这些小九九。

  经过一番商议,周忠提了一个建议。

  封刘备为中山王。

  刘备本是中山王之后,如今在海外再建中山王,也算是光复祖宗的荣耀,没有拒绝的理由。

  去年,中山国已除,冀州只有中山郡,没有中山国,命名上也不冲突。

  此外,将原本那封在内地的封国转到海外,也有京畿扩大,不再封国的意思。可以以此为例,将来再封王,优先选择海外,以示大汉开拓之雄心。

  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醒刘备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你们实力再强,也只是大汉的一个封君,不要有非分之想。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