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9章 有家难回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曾带回来几件皮氅,品质远不如这一件,都要几万钱。

  他随即问起了幽州的情况。

  辛毗一一解说。

  平定了辽东,尤其是击破高句丽之后,荀攸又对扶余用兵,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让扶余俯首称臣。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汉军甲坚矛利,无人能当之外,也与互市有很大关系。蛮夷能通过互市取得必要的生活物资,还可以请求入附,子女如果进入汉人的学堂读书,将来还有机会进入汉地做官,还想与汉人刀兵相见的就没几个了。

  就算有,他们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剿抚并用,没几年功夫,大漠以北就安定了。

  虽说还是不断有蛮夷南下,但是数量有限,也不会在漠北聚集,自然无法对大汉造成威胁。

  韩融听了,幽幽一声叹息。“反者道之动,诚不我欺。”

  辛毗知道韩融在说什么,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在北疆数年,感触远比韩融深。

  在此之前,大汉对北方胡虏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汉人看不起那些胡虏,觉得他们不开化,不配与汉人为伍,所以极力反对胡虏入塞。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增加的边境压力,朝廷官员又崇尚安抚,希望以赐币、和亲等手段收买胡虏,让他们为大汉守边。

  结果是大汉花了很多钱,养肥了胡虏,边境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入塞居住的胡虏也越来越多,幽并凉三州的边疆大半失守。

  是战是和,汉人争论了很久,政策也多次反复,最后也没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这个纠结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如今突然解决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韩融说的反者道之动,将之前的政策反过来用。

  一手安抚、教化,一手强硬镇压。

  看起来与之前的政策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有一个:技术和战术,以及度田。

  先进的技术可以打造更加先进的武器,对各级将领的培训使将士的战斗力更强,度田更是让将士有了恒产,守边就有了意义,再艰苦也能忍受。

  与此同时,将士的积极性也让训练更有成效。

  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更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后,三五千将士就足以守边,整个幽燕都护府不过一万步骑,消耗的军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更少了。

  这让他对度田的态度大为转变。

  “韩公,我听说颍川的度田到目前还不够彻底?”

  韩融转头看看辛毗,一声叹息。“田是度了,但人心难度。”

  “都有谁啊?”

  “那些迂腐之辈,不提也罢。”韩融摇摇头,不愿多说。“不过也没几天了,渤海的德政虽然还紧坚持,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如今迁出的人没几个,想迁回来的人倒是不少。可是田已经分了,哪有闲田安置他们,各县都不肯接收他们入籍,搞得有家不能回。”

  韩融一声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辛毗没吭声。

  他虽在北疆,却一直和钟繇、荀谌等人保持联系,自然清楚渤海的德政难以为继,只是找不到结束的台阶而已。

  这也是他一听说韩融来了宛城,就急着来见韩融的原因。

  眼下还有足够的资历,又与朝廷没有太直接的瓜葛,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韩融是其中之一。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