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九章:科举状元公布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现出真正的实力,让朱标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他能够在应天府,有这般的努力,朱标已经默默的把他划为了自己的麾下。

  日后定然也能够让葛荣,在自己的身边谋取一官半职。

  “葛荣所写的文章,对他天下局势的力度非常的强,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住。”

  朱元璋目光谨慎的看着朱瀚,其实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的学子,对自己科举考试之后的去处有所疑惑。

  朱元璋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这些学者他自有安排,不但是能够让他们在应天府立足,将他们留下来就能够肃清朝野。

  以往科举制度下,有不少的学子都已经慢慢的露出了马脚。

  没有真正的才学,入朝为官肯定也没有办法能够长久。

  这便久而久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过这一次有了朱瀚和朱标两人对科举的重视。

  这种事情并不会发生。

  朱元璋缓缓的站起身,将两份文章放到桌子上。

  “既然如此,那这次的科举就出现两个双状元,如何也刚好是能够为我们大明冲冲喜气。”

  朱元璋满脸的笑容,朱标和朱瀚两人也相视一笑。

  这让一旁的朱棣有些不满意。

  他刚刚禁足结束没多久,好不容易能够找到这个机会,想要发挥实力,就这样的落下阵来。他根本就不满意。

  朱标便看到朱棣缓缓的站了出来。

  他恭恭敬敬的站在朱元璋的面前,手里拿着王安的文章。

  “父皇,王安的文章要写得比葛荣更好一点,他在其中不断提到,学子们寒窗苦读若能够把条件都改善一番。”

  “他们日后连学习都会变得越发认真,尤其是不少的苦寒之地,学子们读书都变得越发艰难。”

  “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条件。”

  朱元璋听着朱棣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即便是大明江山再怎么稳固。

  对于这种条件,他们还是需要再从长计议。

  “你说的确实没错,但这还需要不少的时间,王安在科举之中所说的这些,确实能够记录下来。”

  “日后在科举之中能够凸显出实力,肯定也不会为难他。”

  朱元璋的话让朱棣一下子愣住。

  他没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的见解,就被朱元璋这样的给彻底的淘汰。

  在科举之中,真正能够有才学之人,其实早就已经在他们的安排之下,现在有了更多的利益。

  不管是葛荣还是王安,只要在参与到科举之中时,都能够有自己的实力。

  虽然效忠于不同的人,但他们为大明着想的心是绝对不会变。

  朱瀚对葛荣早就已经看得透彻,他不会有任何的担心。

  朱棣一直据理力争,也是看中了王安的才华。

  不想伤了他们的父子之情,朱瀚便站出来为朱棣说的话。

  “陛下,如今天下都是极为精准的,既然学子们的名额都已经裁定好,这双状元的事情就将王安放在首位。”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朱瀚,状元的位置极其重要,虽然葛荣是在朱瀚身边长大的,但他也是为了自己的科举之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现在若是让他都没有办法能够参加科举,肯定日后心里会有些不满。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