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大周降将,仲义不忠_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后。

  左谷蠡王当即便要甩开右谷蠡王,带兵奔赴云中一带。

  欲要让那大周朝时隔十余年,在此品尝一番狼卫所带来的恐惧。

  好以此一雪当年狼卫十不存一之耻。

  外加实现一些不可告人的计划。

  然。

  就在其即将出兵之际。

  当年的大周降将,新狼卫的军师陆仲义寻到中军大帐。

  与其好一番彻夜长谈。

  那一番彻夜长谈后。

  左谷蠡王强行压住那颗因急于复仇而疯狂躁动的内心。

  稍稍冷静下来的左谷蠡王,最终还是选择了陆仲义的计谋。

  一来,陆仲义虽为降将,但对其却有着救命之恩。

  当初漠北决战时,若不是降将陆仲义倾力相助。

  他绝无可能自赵青的疯狂围杀中脱身而出。

  只要能逃脱,莫说麾下狼卫十不存一,即使全部战死那又何妨?

  只要其还活着,那么其随时都可以重建狼卫。

  也正因此,陆仲义在其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二来,彼时匈奴内部因大单于与左贤王不合,隐隐约约间竟有着分裂的趋势。

  自去年冬季那场百年难一遇的天灾过后,匈奴内部便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以匈奴单于为首的一众王侯、部落首领主张趁着大周关中大灾之际南下中原。

  以左贤王为首的一众王侯、部落首领则主张西攻,入主西域后,进而对中原徐徐图之。

  而左谷蠡王自然是支持南下派。

  也正因此,其方才会主动请战。

  在其看来,此战若大获全胜,以左贤王为首的西攻派势必会土崩瓦解。

  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自身便可凭借战功接任左贤王。

  左贤王在匈奴内部便相当于中原的太子。

  待老单于死去后,其便可以左贤王的身份接任大单于位。

  也正因此,此战左谷蠡王只可胜,不可败。

  三来,则是其必须保存一定的实力,用以防备将来极有可能会发生的不测。

  其所谓的不测并不单单指左贤王可能会有的临死反扑。

  更指那当年被灭国的东胡余孽。

  即迁居于鲜卑山一带的鲜卑部落。

  以及迁居于乌桓山一带的乌桓部落。

  当年东胡汗国里两个最不起眼的小部落。

  其在匈奴与大周互相讨伐而无暇他顾的两百余年里。

  已然悄无声息间发展成了两个庞然大物。

  虽然自漠北决战过后,匈奴便主动与鲜卑以及乌桓示好并结盟。

  但在左谷蠡王看来,鲜卑与乌桓之所以与匈奴结盟。

  无非是因鲜卑与乌桓还没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吞并匈奴罢了。

  用中原人的一句话来说,那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身为左谷蠡王、不久后的左贤王、未来的匈奴大单于的他,却不得不防备鲜卑与乌桓。

  正因种种原因。

  故而左谷蠡王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陆仲义的建议。

  以最小的损伤拿下与李光利的一战。

  雪白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