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陈年往事_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韵味难明的笑容。

  “王首辅忠心是忠心,但却忽略了人性。”

  “世间哪儿有真正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之人。”

  “更何况还是一位坐拥天下的帝王。”

  许奕摇了摇头,揉了揉眼睛继续看了下去。

  王家自王首辅之后,便再无一人为官。

  王老爷子生不逢时,恰恰是那最倒霉的第三代。

  及冠之后得知无法考取功名,王老爷子一度崩溃的离家出走。

  一人一剑游历数年。

  归来后的王老爷子再也不提考取功名一事。

  专心接过祖传的小书院,娶妻生子,安心做了一个教书翁。

  几十年下来,那小书院倒是出了不少栋梁之才。

  其中官位最高的便是那周启平,正三品京兆尹。

  而王家长子王文清以及王家次子王文廉这二人也皆拥有举人的身份。

  也不知是运势使然,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王文清硬生生卡在了会试路上近十年,而王文廉亦是卡了五六年。

  兄弟二人至今仍是举人身份。

  依照大周王朝律法,举人亦是有资格入品补缺的,只不过最多也只能够做到县令一级。

  但,很可惜,大周王朝建国两百余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举人。

  僧多肉少,外加上屡试不中,渐渐的便有一些闲话流传出来。

  时间久了,倒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至少那吕锦东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许奕缓缓放下纸张,揉了揉双眼心中暗道:“有周启平在朝中为官,兄弟二人想要补个大县肥缺,显然是不难的。”

  “不过自今日王家巨变不难看出,这一家子都是有骨气的人啊。”

  “有骨气好啊,有骨气那东西若是存在,便一定落不到旁人之手。”

  许奕摇了摇头,再度拿起纸张细细查看了起来。

  周启平资料的前半段倒是只有寥寥几笔。

  生于普通人家,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吃百家饭长大。

  幸而幼年时期遇到了王老爷子,王老爷子见周启平天资聪慧,遂生爱才之心。

  自此周启平便成了王老爷子最疼爱的弟子。

  此后的信息便是一些简单的履历,许奕打眼一扫快速略过。

  着重查看有关于赈灾的事宜。

  正德二十九年八月,周启平临危受命,成为了第三任京兆尹。

  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关中百姓饿死人数大幅度下降。

  但,好景不长,正德二十九年九月下旬。

  关中出现赈灾钱粮被侵吞一事。

  周启平一面派人暗中搜集罪证一面变卖家产,号召豪门望族、地主老财捐款捐粮。

  可惜,那些豪门望族、地主老财哭穷的哭穷,卖惨的卖惨,阴奉阳违的阴奉阳违。

  指望那一丁点钱粮,又能救活多少人。

  时年十月初,周启平收集到一定罪证。

  于正德二十九年十月中旬揭发罪证。

  正德二十九年十月下旬,四十六位贪官污吏被斩首抄家。

  得来的钱粮着实缓解了赈灾粮不足的危机。

  可惜,好景不长,时年十一月,粮食以诡异的速度快速消耗。

  十一月下旬,周启平被人匿名弹劾。

  就在周启平入狱的次日,借宿的客栈中被人搜出三箱金子。

  最终周启平于正德二十九年十二月初,被抄家斩首。

  望着这些比卷宗中还要详细的消息。

  许奕难得的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