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那年上学那些事(二)_重生在70年代女穿男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知的。

  被通知的学生兴奋的小脸通红,跟着老师来到大队部,也就是一间办公室,然后大队辅导员激动的语气宣布,你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啦,于是挂起一面红旗,几岁的小孩子像模像样的跟着老师宣誓,那时候好像一个学校少先队员的数量还是考核学校的一个标准。少先队员每天上学都要系上红领巾。

  后来到了85年以后,小学生都是少先队员了,上学就要买红领巾,平时也可以不带,红领巾也就失去了意义,变成了校服一样的东西,现在的小学生还戴不戴红领巾?不知道。

  早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还会随机叫一个学生站起来背五讲四美或者小学生守则,背不出的就要罚站一节课,也算是那个时代小学生的一种深刻记忆了。

  如果是夏天的时候,学生最高兴的事是运动会,每个学生都要回家逼家长做一枝假花拿着,就是用铁丝弯成树枝一样的形状,用彩纸糊起来,再用彩纸做成平面的花的样子粘在上面,参赛的学生在操场里奔跑的时候,坐在操场边上的学生要舞动假花,大声呼喊,这是强制行为。

  之所以喜欢运动会,不是因为热受体育运动,而是热闹,还可以不用上课,一般家里都会给个几毛钱,在看完学生鼓乐队的进场表演后,就可以偷偷跑到外面,从在人群外面兜售的小贩子那买点糖稀,买根冰棍什么的,躲在班级后面偷偷吃。

  有比较阔气的学生,还能买面包香肠,喝汽水,在一群羡慕的眼光中大口吃喝,那模样可比现在的什么富二代牛多了。

  面包一毛一,香肠三毛,有大根的五毛。汽水也是一毛一。这是我小学的时候最馋的搭配了。

  张兴明和上一世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号手。

  当号手其实挺没意思的,张兴明更想打鼓,但是老奶点名了,不去不太好。

  号是黄铜的小号,比现在学校里用的那种短一点,吹着更费劲。号上挂着面小红旗。

  号嘴是活的,插在号身上,其实没有号嘴也能吹响,就是太费劲。

  号队早晚要练习,这是最痛苦的事,早上五点半集合。因为太早,所以不能在学校练,边上全是居民,会被人打的。

  于是号队早上练习的地方就定在了空无一人的尾矿坝上面。

  尾矿坝里是选矿厂选完铁粉后排出来的红色废水,水干了是一种银色的粉末,就是尾矿,其实这玩艺利用价值很高,只是技术不到位,提炼不出来。

  曾经有美国人和RB人要买,一袋大米换一袋尾矿,杯钢不卖:我现在提炼不了我埋起来,以后我挖出来用。那时候的人骨气很硬的。

  尾矿废水排到山里后,尾矿会沉淀,水分离出来就形成一个大湖,选矿厂在里面养了许多鱼,分给厂里工人,我见过的最大的一条鲤鱼六十七斤,鱼头像猪头那么大。

  夏天,会有三五一伙的人走上十几里山路到坝子里面去钓鱼,鱼的种类还是挺多的,有放养的有野生的,一天下来收获也不小。

  山里有一个空军地勤基地,种了好多果树,去钓鱼的路中间有一段就是军事区外围,大人就直接走过去了,孩子会被水果吸引,钻到军事区里面去偷水果,有时候就会被当兵的抓住。

  张兴明上一世就被抓到过,被带到基地里训一顿,再从基地正门放出来,正门离后面果园那有十几公里远,和居民区正好是个三角形,出来走到家天都黑了。

  冬天,尾矿完全沉淀的湖面会结冰,可以跑汽车,许多孩子就跑到这里玩冰,就是有点远,从居民区那边走到冰面这里有五六公里远。

  顶着凛冽的北风走五六公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除了孩子。

  没沉淀好的废水是不结冰的,在湖边形成一个很大的塘,人进去就出不来了,游泳再厉害也没用。

  ……

  号队要练习一个多月时间,运动会时吹半小时,运动会结束就解散了。

  有的同学把号嘴弄丢了,躲到运动会结束,哭着交号,那时候可没地方买去,配都配不上。结果就是找家长,被痛打一顿,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不会让你赔。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