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1章 不好,有开挂的(求订阅!)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只有校级以上的军官,才能拥有高倍望远镜。

  因为这个高倍望远镜已经是一战级别的望远镜了。

  欧洲人至少在中世纪中期就开始研究透镜,大约在1300年意大利就开始使用眼镜,1450年前后,矫正近视用的近视眼镜得到运用。

  制造眼镜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业,荷兰人在制造透镜方面很有技巧,眼睛制造商的店铺里陈列各式各样的透镜,将两片透镜叠加窥看是或早或晚总会发生的事。

  就像科技历史上其他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取得成果的发明一样,望远镜究竟是谁发明的,可能并没有答案。

  当1608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在荷兰发明之后,这种情况开始得到改观。相传那位名叫汉斯·利普荷的荷兰人,将这项发明进献给当时的荷兰领导人拿骚的莫里斯。

  莫里斯为此奖励了他900弗洛林,并委托他制作更多的望远镜——尽管他并非是当时唯一一个宣称自己创造了望远镜的人。

  作为荷兰人对手的西班牙总司令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立即明白望远镜的军事意义,对此大为惊叹:“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安全了,因为你们会远远地看到我。”

  出于军事机密考量,莫里斯曾试图对望远镜进行技术封锁。

  但是望远镜的原理实在是太简单了,以至于听说过它的人都能想出怎么制作。

  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闻荷兰人发明望远镜的消息后,便着手打造和完善自己的设计版本,他的望远镜可以将观测物放大三倍。

  在1609年8月25日,他将望远镜呈献给威尼斯元老院,结果是名利双收,他的工资被增加了一倍。

  我们现在都还以他的名字将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的望远镜命名为伽利略望远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伽利略在望远镜的天文学运用上贡献良多,但威尼斯对他的褒奖是出于看重望远镜的军事用途,多过其本身的科学价值。

  就连伽利略自己对此也不作掩饰,声称:“在海上我们能早两个小时比敌人先发现他们的舰船。通过对他们数量和种类的观察,能够判断他们的力量,从我们自己的实力出发而决定是逃跑还是出战。同样,在陆地上我们也能观察敌方堡垒的部署和装备,所以即使在地面上也能早做决定。”

  因此,早期的军用望远镜都是伽利略结构的,此种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透光率高,但倍数和观测视场都很小。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军用望远镜已用普罗棱镜结构成功解决了倍数和视场的问题!

  朱克臧正是花费了30点辉煌点数才换来的普罗棱镜结构!

  比如,潘阿强手里的就是6×30双筒望远镜,能把百米远的人的脸蛋看得近在眼前。

  相当于朱克臧花30点数,给大明军官开“透视”挂。

  先前在山下,被云雾遮挡,现在潘阿强可以看到和硕特的士兵在上面安营扎寨。

  他们竖起了各式各样的旗帜,修筑了一道简陋的藩篱,还搭建了一些简陋的草木棚。

  在和硕特兵看不见的角落,战争一触即发。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