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神武剑 校长剑 亲爱精诚(求订阅!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

  潘阿强作为第一期学员,那时候朱克臧还不是皇帝,因为剑柄上刻的字是“校长朱钦舍赠”。

  后面朱克臧当了皇帝之后,军校就改了刻的字样,改为“校长赠”。

  对了,那把剑的剑柄还刻了四个字“亲爱精诚”。

  这是大明皇立军校的校训。

  “亲爱”,可理解为要求军校全体师生官佐团结协作、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博爱”与“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博大精神。

  对军校学员来说,就是对国家和百姓要有深厚感情,爱国爱民,乐于牺牲,也可理解为对军校、对国家的热爱。

  “精诚”,可理解为精益求精、诚心诚意。

  “精”,指精细、精明,更指精神、精气,治学讲气,治校讲气,做人也当讲气,包含着对学业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刻苦学习,脚踏实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指道德、修养,要以诚待人,明礼诚信。

  1690年的时候,朱克臧对新一届学员演讲时,对“亲爱精诚”校训的要旨再做了一番解释。

  他认为学生来到军校以后就要相亲相爱,和衷共济,如同手足一样,感情要融洽,有了融洽的感情,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互助的精神。

  朱克臧还要求军校学员要把大明皇家军队与军校作为自己的第二家庭,学生要视师长如父兄,不忘他们的教练苦心。

  无数年后,大明的军事历史学者在其著作下写下这样一段话:

  【大明皇立军校自成立以来,战胜种种恶劣的环境,以一百人扩充到数万人,凡大明之行省,几无不有皇立军校学生之足迹。

  在此最短期间而能得此伟大之效果,已大博大明及世界上之惊叹!

  盖集中于“亲爱精诚”校训之下,相亲相爱,精益求精,诚心诚意,以谋团结。

  先之以大无畏之精神,持之以百折不挠之志气。为大明百姓谋解放,而一己之功名富贵,皆可牺牲;为国家谋团结,而一己之自由幸福,都可放弃。

  故能不怕死,不畏难,以一敌百,一百敌万,决不辜负大明军人之精神。】

  扯远了,赐剑和校训这手,朱克臧当然借鉴后人的!

  看着这把龙泉剑,被潘阿强洗脑了一波之后,福德贡布心生羡慕,不禁惆怅地道:“可惜我已如此苍老,不知道我有没有这样的机会立功,也能得到这样的剑!”

  潘阿强笑了,看来他也有当皇训员的天赋,这不,福德贡布就上道了。

  “老福啊,别灰心丧气,就算你拿不到,你还有儿子与孙子嘛,看看哪个出色的,我写信把他推荐进入大明皇立军校学习,到时候说不定能加入大明皇家近卫军,说不得哪天能像我一样获得神武剑!”

  为了笼络福德贡布,潘阿强给他承诺,以他的面子和关系是能够推荐优秀人才直接入读大明皇立军校的。

  当然,一方面是笼络,一方面也起到“质子”的作用,以后福德贡布肯定还是在雪域高原当官,有那么一条关系在,肯定不敢乱来。

  福德贡布大喜道:“一言为定!”

  潘阿强微笑道:“君子一言,快马三鞭!”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