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6.国家意识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附,惟利是趋,本性使然,党中见党,派复有派,分和无常,脱党跨党,进出自由,党德败坏,因人而党,主义无别,政见雷同”,甚至同一人同时为两党甚至多党的成员等等。所以,至终,他们也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

  眼下的中国如果实行政党政治,是注定要失败的。为什么呢?首先,在政治结构上,中国眼下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德、日的现代化道路启示我们,赶超型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主导和推动制度变迁。近代中国洋务派的自强运动由于是由地方汉族势力而非中央政府主导而缺乏中央集权统一领导而失败;另一个更重要的后果是,由于汉人地方势力是以武力而坐大,这就为以后的军阀政治种下了种子。因此,地方主义削弱了近代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所必须的中央政府的权威。

  其次在经济结构上,眼下的中国缺乏“社会力量主导”的基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可归为两种,即“英国-美国的商人阶层主导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法国-德国-日本的官僚体系主导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

  英美模式是一种“自发秩序”的社会力量主导的现代化道路,它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日益强大的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作为社会力量主导和推动着社会的制度发生变迁。德、日是典型的国家中心主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是现代化和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事实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土壤。英美社会中心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阶级力量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眼下中国的资产阶级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很软弱的。软弱的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民初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之主导力量的现实,也决定了它无法在社会上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也不可能在政治上造成一个强固的核心势力。

  第三,在思想观念,时下的中国政治家门的观念与时机脱节。政党政治,民主选举是最终的目标,但是在一个国家不统一,政治经济都不强大的前提下,盲目追求英美式的议会民主模式,实行分权而非集权模式,结果分权导致了中央集权的缺位和权威的丧失,继而导致了制度变迁的失败。

  李默涵说道:“眼下中国最需要的是一个有强大权威的中央政权,集合全部的力量做好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独裁也许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却能发挥出高效率的优势。”

  蒋方震说道:“既然你说独裁也有好的一面,那袁世凯想要称帝,想要乾纲独断,你为什么又不支持呢?”

  李默涵说道:“百里你去过日本,应该知道日本那样的国家,其实他们百姓的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