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方鸿的降维式打击】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字化。”方鸿侃侃而道:

  “随着微博等平台的兴起,每一个人都能化身记者、摄影师、导演等等,在网上分享文章、照片、电影和歌曲。这个时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在内的内容产业都朝着数字化前进,内容的来源,传播的方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内容开始替代传统内容并形成性的内容形态……”

  一旁的秦丰也是深感认同的说:“没错,我自己的感受是,以前我们是通过专业记者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是我们眼中的世界,到了现在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并向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声。我想,这也是量动微博迅速崛,打破过去传统内容模式,使得内容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

  秦丰又笑道:“比如现在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但并不耽误人们从电脑、手机上获取新闻,我们这一代青年就连看电视也越来越少,但并不耽误在电脑上追剧;同样的收听广播也越来越少,但并不耽误在网上一些新媒体平台听音频。内容产业数字化,方兄的这个定义精辟。”

  接下来,两人又是大谈未来4G时代下的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服务数字化,5G时代下的万物互联、一切皆可数字化,再到6G时代的无人智能化。

  末了,秦丰依然意犹未尽,坦率讲在经过此番交流之后,他甚至想邀请方鸿到他的创业公司一并共事。

  知音难觅啊!

  同样的,方鸿也在同秦丰的聊天中,对他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毫无疑问,秦丰是一个认知至少超前十年的罕见天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够取得成功,认知超前是他的优势,但他还没有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超前的认知也只有踏准时代的脉搏与之共舞才能取得成功并成为真正的赢家。

  悟不明白这个道理,先知者的结局往往都会成为先烈,或最终做了他人的嫁衣。

  方鸿并没有跟他说这个道理,因为真正的天才往往都是自负的,很难接受自己是错误的,也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因为天才不认为自己错了,为什么要认错?

  乔帮主无疑也是个天才,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要不是方鸿对秦丰进行了一场“降维打击”式的操作,两人聊了这么多,他也不会把方鸿当成英雄所见略同的知音者。

  方鸿也必须要对他来一次“降维打击”式的操作,只有这样让他从心里服了并且认可了,今后说的话、提的建议与秦丰的想法相悖的时候,他才会认真考虑并当一回事,才有可能会去想也许是自己错了。

  这很重要。

  对于秦丰这样的天才青年,方鸿对其关系定位,以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状态无疑是最好、也最合适的状态。

  两人继续聊了几分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