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血火哈拉哈河 中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誉的战将。1924年和1926年,两次受苏俄政府的委派,化名“加伦”来华担任中国革命政府事顾问、黄埔军校顾问组长,在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1929年发生中东路事件后,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远东所有武装力量统一编入远东特别集团军。布柳赫尔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司令。1929年中东路冲突时他指挥军队打败了奉系军阀部队,并且在远东建立了强大的防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斯维尔德洛夫的领导下,失去东欧“半壁江山”的苏俄克服重重困难,在列强战争的夹缝中顽强发展起来,其领土面积、统治人口乃至军队规模虽然不及旧时空的苏联,因为没有发动残酷的大清洗,军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向心力,诸多功勋战将和著名技术人员依然在为军队建设做着贡献。

  接到最高指令,布柳赫尔元帅迅速搭乘军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飞赴乌兰巴托,并亲自调派部队完成发动军事反击的各项准备工作。出于对日本关东军的深刻了解,布柳赫尔元帅一开始就将此次反击作战定为军团规模,因此将驻扎外蒙的苏军部队尽数派往哈拉哈河一线,并从远东地区调来精锐的陆军航空部队。对于日军提出的交换战俘的建议,在请示了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后,布柳赫尔元帅决定置之不理。

  在日军突击队渡河袭击外蒙边防部队之后的第六天,苏俄和外蒙联军在诺门坎一带悄悄渡过哈拉哈河建立阵地此地历来是蒙满边界的争议地区,外蒙方面主张的边界位于哈拉哈河东岸,满洲方面的主张则是以河为界,为此双方边防巡逻部队曾多次出现过剑拔弩张的武装对峙。

  苏蒙军队积极调兵遣将,日本关东军那边也没有闲着。除驻海拉尔的第师团所属部队陆续开抵边界地区备战,战力强悍的第7师团也作为预备部队开赴海拉尔,关东军司令部还将直属第1战车旅团的两个主力战车联队增派到了前线。

  一如旧时空的历史轨迹,日军的战车部队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都是发展较慢的,在侵略中国、横扫东南亚的战争行动中,他们的轻型战车足够应付各种攻坚战和运动战,加之日本的大多数军费都投入了海军建设,着实没有精力和财力来发展战车部队。苏俄军队恰恰与之相反,由于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战略处境非常糟糕,他们的海军建设被置于末位,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发展得到了优先保障,而且在二三十年代,苏俄利用自己武装中立的特殊地位从美英阵营获得了大量的援助。至30年代末,苏俄军队装备的战车和装甲车多达35000余辆,其装甲部队在规模上足以跟德**队相媲美,而且主力战车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装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