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内阁三张_大明万历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翊钧现在身体强壮了许多,不近女色、不饮酒、少肉、少盐,每天躲在房间里做俯卧撑,偶尔踢踢踢。

  有些奏折还有原来的旨意,看着就让人生气。

  二月二十八日蠲免两淮盐场逋课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引,也不知道是谁提议的,反正是朱翊钧给巡盐御史下的旨意。

  天下最大的笑话,给盐商免税,万历六年太常库,盐税为一百二十八万两。

  大明《纲盐制》:持盐引商人按地区分为十个纲,每纲盐引为二十万引,每引折盐三百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计每引盐六两六钱四税。

  两百万盐引,最少收盐税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两银。

  万历六年太常库只收一百二十八两,相差十倍还要多,今年二月还蠲免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引盐税。

  这是不是有些贪得无厌了?

  “到底是张居正,还是张四维,或是申时行,还是他们三个合谋?”朱翊钧在脑子里想。

  “张鲸!京城现在盐价多少?”

  朱翊钧想知道,他们到底贪了多少?

  “皇爷,京城盐价一百二十文。”

  “别糊弄朕,民间买一斤盐多少文钱。”

  “京城百姓买盐最少要两百文,盐店大多开在县城,购买一次盐很不容易。”

  大明太监都是来自民间,一类是家里活不下去了,送到宫里来,赚一些钱,贴补家用,还有一类是想要光耀门楣,这类几乎都是家里男丁众多,老大送到宫里来,其余男丁拼命读书,想借着宫里的势力,在科场博一功名。

  他们都是苦命的人,朱翊钧原本不想加害他们,奈何宫里太危险,朱翊钧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武宗例子摆在前面,不可掉以轻心。

  要是刘锦还活着,武宗不至于落水后,马上暴毙而亡!

  朱翊钧简单算了一笔账,大明现在人口最少一亿五千万,其中隐户人口最少一倍多,这些都是人口税闹的。

  每人每年四斤盐,古代盐要比现代人吃的多,因为古代盐里杂质太多,没有加碘,人们吃的盐也比较多。

  朱翊钧想想又不对,大明边境贸易盐也是大宗货物,实际每年走私盐最少两亿斤。

  海上和陆地,大明向外出口盐都是大宗贸易,具体有多少盐,根本就找不到奏折和账簿,朱翊钧只能凭空猜测。

  大明一两银子兑换八百文钱。

  民间盐价最少要一百文。

  盐商卖盐可得七千五百万两银子。

  这还不算走私盐。

  朱翊钧看《典章制度》,北宋盐税每年两千多万贯,高峰时甚至超过三千万贯。

  大明一年一百多万两盐税。

  大明人口土地都比北宋多,这让朱翊钧不知道说什么好。

  文官贪腐严重,武将和勋贵更甚,宫里太监也参与其中,甚至后宫娘家人都跟着贪污,这让朱翊钧怎么处理他们?

  把李太后父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