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五、尾声三_帝国星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准备,然后又用了五年时间修成到于阗的单线。

  事实上当这条单线修成之后,原先反对这条铁路的人立刻就发现它带来的好处。这不仅仅有政治上的——以前此起彼伏的西域小部族叛乱,在铁路修成后的第二年便立刻消失,那些原本桀傲不驯的蛮胡,个个都变得能歌善舞起来,而在高原之上时不时作一下的羌狄,也尽皆安份守己,再也不敢窥探河西走廊。这还是经济上的:来自西域的蜜瓜,原本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偶尔吃上一吃,如今洛阳乃至江南的富裕人家,都能赶着时间尝尝鲜了。

  更何况,这条铁路横贯关中,支线至晋地,煤、石脂等等物产矿藏,源源不断地被送至咸阳、洛阳,然后在这两地周边的工坊里变成工业品,再运到各处去。其结果是大秦的铁器价格在短短五年内降到了当初的六分之一,而铁工具的推广,又使得农业、矿业产量激增,整个大秦,都因此而受益。现在人们已经将这条铁路与当初圣祖皇帝建大运河相提并论,觉得是足以同大禹比较功劳的伟业了。

  不过年轻人心中,觉得这条铁路比起大运河更重要。

  当然,后来铁路延伸到了大宛贵山城。事实上,大西线玉门到于阗段只能说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于阗到贵山段则是亏本运行。不过此时已经年迈的天子赵和对此倒是毫不吝啬,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凡是算账,不可只看金钱”。这条铁路延伸至贵山之后,自洛阳到贵山也只需要十天——这不是单骑快马的十天,而是千军万马的十天,这也就意味着,原来的大宛真正将成为大秦的郡府,河中地区这块大陆中心地带,将真正属于大秦!

  年轻人此次来破邪谷,便是为此。

  他可不是坐在前方的那个老年旅游团的成员,他是大秦礼部镇抚司的一名郎官。

  以他这样的年纪,能够进入大秦中枢,虽然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郎官,就要多亏科举制了。此时大秦的科举制已经确定为每年一次,原因就在于大秦发展太快、扩张太速,急需大量的官员。

  就在年轻人胡思乱想之时,车门终于打开了。

  久违的新鲜空气从外头传了进来,虽然这“新鲜”空气里还是夹杂着烤肉味、酒味和油渍味等等莫名其妙的味道,总比车厢里的气味要好些。年轻人拎着自己的行李箱走了出去,迎面便看到一个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人举着牌子,上书“班英”二字,当即便走了过去。

  “我便是班英。”年轻人对举着牌子的人道。

  “啊,我是郭安。”来接的人笑道,“班学弟,我是安西学宫道统四十届,你应该是四十二届?”

  班英微微一愣:“原来是学兄……我说怎么有些眼熟,郭安……北州郭氏?”

  郭安哈哈一笑:“家里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