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桥头,就得立碑(竣工标志牌)_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

  蹲在红星桥施工现场的李峰,不得不佩服自家厂里,这些半路出家的工程人。

  此时桥梁选址的两岸,混凝土灌注的桩基已经基本施工完毕,然而没有吊车,准确来说,京城没有大吨位的吊车。

  当下没有三一,没有徐工也没有中联重科,吊装能力最大的,只有老解放改造的五吨起重机,远水也解不了近渴,伸出的作业臂最多只有五六米,还得紧贴着河边,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一个不慎掉进亮马河里。

  既然没人敢用,接近十吨重的两根主梁,还是得顺利到达对岸,李峰现场观摩施工,才发现,是运用钢缆做的索道,在钢梁到达现场后,用着这个聪明的土办法给滑到了对岸。

  “1~2~3,嘿~!”

  “1~2~3,嘿~!”

  利用厂里弄来的吊装葫芦,在口号声中,把滑行过来的钢梁一头,给硬生生扯到了基座上。

  挂着吊装葫芦的三角型铁架,支撑着钢梁主体庞大的重量,支撑脚把水泥浇筑的桥墩,摩擦的“咔吱咔吱”作响,听的人牙齿都发酸,还好是高标号的混凝土,要是泥地,估计早陷进去了。

  “这要在农村盖房,应该算是上梁吧?”

  李峰背着手站在申总工的身旁,看着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笑着说道。

  “农村建房上梁,那基本已经算是快完工了,造桥啊,那就得反着来,主体钢桁架上去,才算走到了第二步~!”

  带着竹编安全帽的申总工,也和李副厂长一样,背着手站在施工不远处的侧面,看着上梁比较顺利,心情也比较好。

  “河中间不用加支撑柱么?”

  看了空荡荡的河中间,李峰脑袋里想象了一番图纸上的样子,双手在亮马河中间比划了一下,造桥他不懂,但不代表他没见过,好像大桥的中间部位,都有支撑用的桩,自家的桥上还真没见着。

  “正常来说,得有,但咱们不是选的,窄的河段么,要是选的宽的那边,中间就得加一个了~!”

  面对李副厂长的疑问,申总工及时的答疑解惑,这一次,技术部门,可算是连天加夜,进行技术公关,有关系的也通过关系,进行技术指导,所以才有此时谈笑风生,答疑解惑的场面。

  “钢桁架下方的支撑架,也就是可以看成建筑物承重墙,到时候焊接完毕后,就和桥梁全部联系成一个主体,通过设计把桥身的重量,均匀分配给了两边的混凝土桩基,也就是桥墩~!”

  “真正承受重量的,反而不是桥,是桩,桥面的作用,就是把上面承受力给分散传导到两边?”

  李峰也不是笨,按照,申总工的解释,加上自己的理解,此时都学会抢答了。

  “对,差不多,按照规范一点的,就是桥梁施工单位他们那边说法,就是因为桩和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咱们的桥墩桩基,浇筑的时候就特地往河面凸出了两米,两边加起来就是四米,里头保留了焊接位置的同时,减小了桥面跨度,缩短了四米,亮马河中间,就避免了桥墩设计,哪怕未来走船,都不影响~!”

  听着申总工细细解释,李峰缓缓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外行领导内行,就是这样,心里没底,但李峰不想擅自干预,点了点头后缓缓说道。

  “要充分考虑冗余,这是咱们厂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不说百年基业,我要求最低四十年的使用期限,可不能打马虎眼,桥头到时候可是要立碑的,您这设计人员的大名,可是刻在上边的~!”

  李峰不提还好,这一提,感觉身旁的申总工,反而更兴奋了,两眼都冒光了,看来能在京城的某个地方,留下他的大名,堪比打鸡血。

  “那可太好了,李副厂长,不论是大桥的载重,还是它的设计寿命,我们设计部门可都是拔到最高,远远超出纸面的数据,这红星桥,要是只留下我的名字,可是受之有愧呐~!”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