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13节_金毛狮王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的包税人颇有古代古罗马那些活跃在行省的包税人风范,他们不理止想要割韭菜,还想要把韭菜连根拔起。

  如果凝视这些罪恶的名字,那么其中最为出彩的无疑是拉瓦锡了,这个上化学课本的近代化学的研究经费就是来自于包税人,到了大革命前,他已经捞了五十万法郎的巨款。

  拉布丹的阐述还在继续,在他看来,间接税务机关是开支极大的机构,是国中之国。取消了这一项,就节约下来的税务开支而言,国家有关各方都将受益非浅。

  烟草和香粉则在国家监督之下进行专卖——这两种专卖制度倒不是拉布丹创造的,而是之前路易十六的财政大臣提出的方案,很可惜,那位银行家因为过于热切的为国家考虑。而损害了趴在国家身上的血吸虫们的利益。所以很快被联名抗议撤换掉了。

  单从功利的角度考虑,国家专卖这一制度如此令人信服,因此根本没有通过议会,没有像当时政府部门通常做的互相踢皮球,写报告。然后一股脑的送到国王面前去制造选择困难症。

  因此,这件事更多的是管理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问题。

  唐璜与拉布丹比较大的分歧点在于,拉布丹认为国家,也可以说是波旁王室并不真正拥有什么财产:森林、矿产、土地都不是国家财产。

  在这位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先行者看来,国有地产是和行政管理背道而驰的。国家既不会开发,又失去了一份税收,这是双重损失。至于国营工厂,也是同样的胡闹用到了工业上罢了。

  在国营工厂中,产品成本比通过商业购买的还要高,制作过程又慢。国家对工业的活动收不到税,于是就削减对它的供应。政府管理一个国家,难道是要亲自去生产而不是设法让别人生产?难道是要自己占有财产,而不是尽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产业?

  “全面的私有化是不可能的,先生。”唐璜回答道:“且先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国家变成了君王+三大臣的四巨头,国家仍然会保证国营企业在某些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并不是所有行业以盈利为目的,有些行业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安心。如果说,某一天巴黎法师协会的会长与高层变成英国人,你会安心住在他们守护的巴黎吗?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若干年后,我们又和英国人打仗了,我们得武装好我们的小伙子出发,但你发现,我们的军服是英国人做的,战时他们不会接我们的订单;我们的武器弹药来自奥地利,奥地利因为严守中立也不会卖给我们武器;我们的火炮来自德意志邦国,亲法与反法的邦国自己就能打成一锅粥;而我们小伙子需要的口粮来自意大利,意大利的订单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意大利人本身就以卖队友和不靠谱闻名啊,在让人失望的领域,意大利人绝不会让人失望。

  到了最后,我们根本无法和英国人作战,因为我们是如此依赖外国。英国人在自由贸易里全面领先,英镑相对法郎更有竞争力,如果真的放开市场,大量的外国资本就会涌入,反而使得法国人做不了法国的主人,这太奇怪了,也太不应该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