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去学堂读书_田园小香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媒婆颇为得意的托着烟杆,吐着烟圈往外走,经过南屋门口,差点被一头窜出来的江喜撞着。

  王媒婆扶着老腰,责怪:“可吓死老身了,你个毛孩子,多大了还在家里乱跑,也不去学堂识几个字。”

  “王婶莫怪,这孩子忒毛楞。”江三娘子追了出来,嗔道,“喜儿,快过来给王奶奶赔不是,得罪了王奶奶,小心你娶不到媳妇。”

  王媒婆被逗笑了,“你家娃才多大呀,你就急着当婆婆了。”

  江大娘子感慨:“孩子见风长,这不,没咋觉得就八岁了。王婶,您刚才说去学堂识字,咱可去不起,束脩老多了。”

  “不多,你在家还不知道吧,咱村里新来了一个年轻的教书先生,听说可有学问了,束脩收的也少,一个月才十文钱,都不够打酱油的。

  大家伙都争着把娃往那里送呢,村正家的孙子,万财主家的孙子都去了,老身就是没孙子,要不一准也送去。”王媒婆绘声绘色地说着。

  “嗨,咱哪能跟人家比,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锅都快揭不开了,有那十文钱,还不如买几升米全家填饱肚子。

  识字有啥用,咱庄户人家从地里刨食吃,会拿锄头就行,拿笔杆子没用。有那闲工夫,不如让娃跟他爹去学种地。”江三娘子振振有词,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老身瞧着也是,读书又不能当饭吃。老身大字不识一个,照样凭本事吃饭,咱靠一张嘴挣回一个家,要啥有啥。”王媒婆眉飞色舞,又开始了吹嘘。

  “可不是嘛,您老生了一张招财嘴,念叨念叨金子银子就堆成了山。”江三娘子半夸半讽。

  王媒婆沾沾自喜,吧嗒吧嗒抽着烟。

  从南屋一前一后走出来两个姑娘,前面的是江三娘子的大女儿江金花,后面的是二女儿江银花。

  王媒婆眼睛一亮,直夸俩姑娘长得标致,真是两朵花,顺便跟江大娘子问了俩姑娘的生辰八字。

  被王媒婆一问,江三娘子也动了心思,大女儿金花这个月过了生日,就十四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己也该张开兜子,收彩礼钱了。

  小女儿银花小两岁,现在倒还不急。

  江三娘子趁机托王媒婆,给金花找个好婆家。

  王媒婆正中下怀,当即答应了,乐呵呵的甩着烟杆走了。

  江月在屋里听到了院子里的对话,她别的不在意,王媒婆说“去学堂识字”这事,上了她的心。

  她考虑着,小妹阳儿今年九岁,搁现代应该上二三年级了,正是上学的年龄,总窝在家也不是回事,该让她去学点东西。

  不说靠知识改变命运,至少知识能充盈大脑,开阔眼界,使人生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

  一个月的束脩十文钱,多做两块香皂就出来了。

  新来的教书先生收的学费这么低,和办义学差不多,机会难得,赶紧让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