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之任之。”

  有那么严重吗?没有!市面上是怎样的情况,赵曦一直是关注着的。他没有折腾自家赵宋的心,更懂的市场规律。

  会不会演变到那一步?肯定会。这也是赵曦跟张方平交流过的。

  半个月前,新钱监的新币储存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万贯的规模。

  两条运输线,每一条都不足以确保铸币的原料总量,但搁不住源源不断呀。

  并且,在上次朝议之后,赵曦便向老爹讨要了部分人……皇城司探事司的人。这类人是分布于国朝各州府郡县的,由老陈琳统一调配管辖。

  就从那一次朝议开始,新钱监便三班倒,歇人不歇工坊,日夜不停的制币。

  同时,护卫营和探事司,分散于国朝各州府郡县,贩卖新币,收购旧币,同时还运送原料。

  这一个多月内,将近两三万人在服务整个新旧币的事。

  老陈琳时不时的会去看看,他的看管自己的这些孩儿们,别给太子殿下的谋划捅娄子。

  一直以来,老陈琳以为太子殿下这般操作,目的是为了趁着新旧币混乱之际,也如同朝臣一般,赚些钱粮。

  当铜矿供应不足时,陈琳看到太子殿下将回收回来的旧币,直接置于熔炉时,他才发现他错了。

  太子殿下在谋划一个很大的局。

  确实,要说赚钱,这时候已经赚了太多的钱了。不足半年,几乎赚取接近汴梁一年的商税收益……

  “殿下,新钱监对如此境况可有应对?”

  这不算责问,更像是问询。

  富弼一直关注着此事,他看不透,但并没有因为财货而丧失执宰的操守,也没有学包希仁去省钱,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该付钱了,手边是新币就用新币,是旧币就用旧币。

  他能感觉到太子殿下在设局,可他看不到这局到底会埋了谁。因为他根本无法想象到新钱监的铸币效率。

  新钱监,或许还达不到后世那种纯机械化的作业,但相比于现世,在效率上提高的不止三五倍。

  制币的流程是没变,变的是制作工艺。

  母范并不是一两枚,三五枚币范,而是几十上百枚的母范。

  苏颂这个机械专家,在制币中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

  不说溶化炉的扩大和改进,就说溶化后的工艺……先是用那种碾子样式的机械进行压轧,然后在两个千斤重的锰钢母范中挤压……

  赵曦不懂后世的轧钢,但对于苏颂将工艺做到这种程度,真的相当满意了。

  “三日吧……就三日后,国朝所有州府郡县,统一开展新旧兑换。一对一兑换,不论商贾黎民,官员僧道,一视同仁。”

  赵曦还是狠不下心来,最终还是给朝堂上这些人留了点时间。

  他挖的坑不小,也能埋下许多人,可他还是对朝臣放手了……目的是商贾来着,之所以捎带朝臣,是有点置气的味道。

  可这最后一刻,他还是放过了。

  “殿下,此地是朝堂!”

  富弼或许是出于好心,太子殿下这样的言论太惊人了,担心是莽撞。

  “富相,曦自知此地为朝堂,也无意与诸公戏言。所谓三日,是为朝廷诏令到达各州府时间。另外,曦恳请朝廷,应在统一时间在国朝州府郡县发布,莫因信息不对等而损害边远郡县黎民。”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