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六章 撞枪口的苏轼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留香在含香楼的契约。

  当留香转籍的文书递在苏轼案头时,苏轼以尚未足月为由,将留香转籍的文书搁置了,甚至还话里话外的让事主好自为之。并且接连几日,夜夜于含香楼点留香的牌,真有点郎情妾意的意思。

  苏轼还在含香楼说了醉话,扬言那事主妄想了,必定遭祸。

  事实上,苏轼并不是阻碍留香转籍,从苏轼往日的作为,他倒是相助歌妓转籍的故事要多一些。

  只是这次买断留香契约的是一商贾,留香不情不愿,难免跟自己的恩客牢骚几句。

  天性怜香惜玉的苏轼苏子瞻,就以很不怎么样的借口,想让那商贾知难而退……

  搁以前,这肯定会被士林传为美谈,而不是弹章。

  毕竟,一个名满汴梁的娇娘,让一个商贾买去做妾,确实不算是好事,那怕在履行完合同就彻底转民籍了,也让人觉得不爽快……真心不愿意这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可这是监察衙门开衙办公的档口……

  所以汴梁的监察官介入了,展开了调查。

  从含香楼的老鸨,到事主商贾,从开封府的书吏,到留香本人,没有升堂,就是监察官挨个的找人调查……这法子的确是新鲜。

  “二哥,恐怕这一次你的议政席位没希望了,很有可能会出外任职。”

  苏辙真的对自家这个二哥没办法。或许这事件的背后是有人撺掇,可也确实是因为二哥太率性了,用讲武堂流传的一句话……纯粹是往枪口上撞。

  “子由,想多了。为兄并无过错,无非是搁置转籍的文书,没什么大不了的。”

  “二哥,你还是没明白监察衙办案流程。只要展开调查,就说明立案了,既然立案,就是你的行为符合立案条件,有对应的监察条款。”

  “监察衙门一旦立案,就一定要出结果。而你的所为可以说是事实确凿,必定会有相应的处罚。”

  苏辙是接触过监察官的,也去凑过监察官的培训课程。

  这几乎算是监察第一案,他二哥又有偌大的名声,在他二哥头上开刀,对于监察衙门立威效应是最显著的。

  这一次,即便是官家有意放过,范尧夫也会把此案办定了。

  “没想到他王介甫是如此心胸,愧为执宰!出外就出外吧,为兄寄情山水,倒也能活的写意。”

  “二哥,这与王相何干?你真的需要通读监察条例了,真以为出外能如以前吗般游宴放浪?”

  “子由,为兄入京之时,曾拜访王介甫,见其诗文中有秋菊落黄之言,为兄便指点了两句……”

  再想到内参监察版吴安持的文章,一切就明白了。

  那又能怎样?苏辙想明白了,可对于二哥的案情没有任何意义。

  “曾闻在市易法之初,王介甫就有意贬为兄出外,因官家不允方作罢。只是时过境迁,为兄以为不了了之了,没想到……”

  他王安石作诗是否有常识,管他苏轼何干?自己又何必多手?也罢!不就是出外嘛。只要监察衙门定论了,出外就出外!

  其实,苏轼打心底不相信这事会对他有什么处罚。商贾没告,歌妓不愿,自己也只是拖延,顶多提点了商贾几句,还谈不上触犯什么。

  这跟朝堂的弹劾没两样,无非是吵嘴的事。朝堂还不是他王介甫执掌的,是富相。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