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八章 换个说法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河北贝州兴风作浪了。”

  呃……王中正这话让赵曦愣了。怎么可能?

  京西路到河北贝州,得多远的距离,一两千怎么过去的?

  “哪来的闲言碎语?”

  “王爷,中正所言属实。小的曾自请外出,监军河北的。而举旗的人是王则,正好是皇城司查到的那晚冲击驿站的厢军都虞侯。”

  李宪自祭祖回来,就被官家发配给赵曦了。可他一直想建功立业,便一直跟皇城司勾连者。

  唉……老爹,你就是这样点背。这下顾不得什么太子六率了吧?甚至连立储都得延后了。

  至于兴风作浪的事,赵曦好像不记得大宋有过什么造反成事的。

  那个水泊梁山,据听说还是杜撰的,还有个方腊,也是在后面了。

  王则……哦,对了。赵曦突然脑子里闪过历史课本的内容。很清晰的记得,最后是一个叫文彦博的大臣,挖地道破城的……

  “子范,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如今国朝四周环敌,自有你建功立业的机会。莫急!”

  赵曦跟这俩人说话时,很多时候不会顾及,时不时会蹦几句后世的话。

  “王爷,小的也想外出。”

  虽然跟着王爷很好,可要是到外面混几场战事,最后封个押班节度使光宗耀祖……他也想。

  是啊!都想建功立业自己是不是也该着一展身手了?

  老爹又来娘娘这寻安慰了。

  赵曦有时候特想损老爹几句,心情好了,就找那个张氏,或者其他年轻的。有烦恼了,就来娘娘这儿倒垃圾。

  “曦儿,六率之事恐不能成行。”

  哦,原来是给自己致歉的。就这事呀……是不是自己该出了主意?

  “爹爹,六率自古与宫廷之乱有关。有父子相残者,也有兄弟阋墙的,兵戈相见乃常事。”

  “其中有帝王与太子的本身问题,也有潜邸旧臣与朝堂诸公矛盾积累的因素,以及各门阀子弟与潜邸亲疏远近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闹的。国朝废弃潜邸属官与六率旧制,也是出于这般考虑,避免内讧。”

  “太子六率,两三万的规模,于京师,确实是很大的隐患。这样会让士林滋生更多的念想,这才是朝堂诸公反对的根本所在。”

  顿一顿,让爹娘消化一下自己第一次对政事的发言,也让爹娘品味一下自己所说的话。

  不算太惊人,这样的结论典籍里没有,可赵曦读来,整个历史就一个词:利益!

  “曦儿,可有良策?”

  好像爹娘对自己这般叙述并不惊讶。

  “爹爹,娘娘,孩儿几日来也有过思谋。孩儿以为,没必要恢复六率旧制,或者说换一个说法。”

  “第一,可缩减所谓六率兵员,孩儿以为有一成即可。第二,孩儿认为,在筹建东宫护卫军府时,可于军伍中设佐官为文职,并且实行轮换制,每三年已更换。”

  “至于品级,可以不涉及具体品级,只作为差遣任用。名字吗……孩儿以为可称为教导。”

  “如此以来,士林中自会将心思用于如何可得到教导职位,不会一致针对恢复六率的旧制之议。”

  “另,爹爹,若此议能成,孩儿欲亲自选军卒……”

  大体意思就这样,未尽之事……

  “曦儿,汝可条陈此议?”

  老爹毕竟是帝王,老爹毕竟有些事想不通。挺好,自己这样就可以陈述清楚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