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大家都把刘德然当标杆_我给玄德当主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而卢植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故使科举在司州也陷入了停滞。

  并州诸郡的军阀,都忙着对付草原上的敌人,亦或是安抚匈奴内乱,哪里有心情推行科举,况且科举在并州这种地方推行的好坏,说实话意义不大。

  至于袁术和袁绍,袁遗还有其他袁氏家族子弟所统领的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弃科举如同蔽履,根本没戏。

  徐州的陶谦虽然性格刚烈脾气暴躁,但也是个能够审时度势的人,他断然不会轻易做出决断,也只是四处观望。

  曹操倒是有心想要推行科举,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他还未完全立住脚跟,故而不能轻易有所动作。

  曹操想推行科举,但他目前还是仰仗袁绍要多一些,为了不与袁绍反目,他暂时克制,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为首要任务。

  科举的事,曹操决定先放一放。

  那曹操如今在忙什么?

  豫州方面,袁绍统治一般豫州境内,而东向接连淮南的一部分土地,则是由曹操协助管理驻扎。

  倒不是说袁绍特意扶持曹操,而是最近一段时间,豫州黄巾再度蜂拥而起,席卷汝南境内,曹操先前曾经扫灭了一批黑山军,在治贼方面颇有些经验,于是袁绍便利用携大胜而归的曹操,剿灭豫州境内的黄巾贼。

  曹操这一次借着讨伐豫州境内的黄巾贼,与汝南境内的一批士族群体交好,同时还并利用收服的黑山黄巾和汝南黄巾,开始在淮南与豫州西境进行屯田。

  曹操此举也是受到了刘俭的启发,决定效仿他用屯田的方式,来解决南方的粮食问题。

  刘俭的屯田制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

  在刘俭施行屯田之前,汉朝境内的所有屯田举措,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一种正式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但是如今的刘俭开创了先河,他将屯田当做一种社会与经济制度来进行操作。

  毫无疑问,刘俭的措施是成功的。

  而一直对刘俭极为关注的曹操对刘俭这种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曹操在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后,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

  而颍川人枣祗则是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淮汝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

  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仿效刘俭在河北的做法,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他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官署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成组。

  由官署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官署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屯田制由此开始在南方得到广泛的推行。

  曹操不断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

  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