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刘俭认为,越骑营需要改改_我给玄德当主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亲属,又有三分之一乃是当时宦官所安插之人。”

  说到这,羽则低声道:“毕竟,北军五营身负重责,不论是陛下还是旁人,都不可能只在营中依仗一个校尉,对于陛下而言,监管五营的北军中候,比校尉更值得信任,而对于阀阅之门而言,百余吏员之中,也需要有他们的亲信。”

  刘俭点了点头,他也大概明白羽则的意思。

  自大汉昔年九月兵变,王甫等人诛杀窦武陈蕃,即使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但当年政变的教训和警醒,依然深深地烙印在现在雒阳诸人的脑海中。

  纵然不能把持各营,但也一定要在诸营中尽全力安插一些自己的势力。

  为何说北军五校‘位重职闲’?多少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听羽兄的意思,我想一个人完全执掌越骑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若是边郡之屯,少君莫说要执掌这七百人,便是七千也不在话下,但京中的屯营,多少就有些复杂了。”

  刘俭点了点头,他承认羽则说的并没有错。

  其实执掌不执掌这支越骑营,对他日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只不过……

  这毕竟是他第一个武官高位,秩比两千石,手下掌管一营,朝廷替他养这些人。

  他不想浪费了这份资源。

  越骑营中的那一百多个吏位,皇帝能用,宦官能用,阀阅世家公卿能用……他为什么就不能用?

  东汉建国后,内地郡国不设常备兵,唯有包括幽州,并州,凉州等三十六个边郡下设郡兵,一郡之兵约为数千,三十六边郡合计十余万人,再加上度辽营、渔阳营、黎阳营以及部都属国的兵力,全国可征发的兵力应在二十余万。

  这二十余万的军士之中,怎么可能会没有长于兵事、雄烈英武的英杰将才!

  若是能通过自己现有的权力,调几个入京协助自己同掌越骑营,那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但可以分摊自己在京中管军的压力,同时被刘俭调入京中任职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便也算是他的故吏了!

  而且黄巾起义马上就要到了,北军五营也有参战,别人他不能管,至少越骑营在这最后的准备期间,不可惶惶度日。

  ……

  刘俭带着羽则来到了越骑营点视,迎接他的乃是越骑营中司马以及一百二十七名吏员中的五十五人。

  越骑营的司马姓成名浮,冀州安平人,任越骑营司马三载,在曹破石掌管越骑营的时代,他就一直以司马的身份辅佐曹破石治理越骑营。

  曹破石是个不成器的,平日少有理会营中诸事,故而营中大部分的军务皆在此人手中。

  只是见了这个成浮一面,刘俭就知道他必须要弄掉此人。

  对方的态表面恭敬,可看着刘俭的目光,却让刘俭感觉有些不舒服。

  这种目光别人或许觉得没什么感觉,但刘俭太熟悉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