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9章 风险_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但是这种材料设计方案,即使不能用在可控核聚变上,日后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上面,吴桐将这份意外的收获保存下来,日后有空再进行实验制备,现在的重点,依然是对第一壁材料的研发。

  虽然这种材料若是用,也能勉强用来做一次聚变实验,但是,他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无损的第一壁材料,而不是只是具有良好抵抗性,依然会被侵蚀的材料。

  因为在聚变反应过程中,穿透第一壁的中子还不仅仅只是在第一壁上打个孔那么简单,它会像吹气球一样在第一壁材料的内部形成空腔,最终导致第一壁材料整体的肿胀、脆化、甚至是表面材料脱落,从而造成严重事故。

  若是日后聚变反应堆,内部持续更换维修的代价太大,他们还是要现在设计的最初,就保持精益求精的绝对要求,避免日后被工人骂,被后人骂的可能。

  吴桐,还是想要一步到位,将第一壁材料真正解决,而不是阶段性的成果就拿出去投注使用。这样,是对上面的不负责,也是对科研的不负责。是拿人民生命财产,开玩笑的轻忽行为,这样的犯罪行为,事务厅不屑去做的。

  在金属复合材料上走到目前现有能力的终点,吴桐复又把目光放在其他方法上面。

  第二大方向,碳元素延展材料,最终成为吴桐最看重的研发方向。选择出这个方向最有价值,心有准备的吴桐,并不意外。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还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等,这些同素异形体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石油化工、国防等领域。另外,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互相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这里,其实更让人看中的是他,高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反应。

  在碳材料这个板块上,吴桐也算是熟悉至极。这次依然是以碳的进一步,或者说同位素石墨烯为落脚点。

  当然,单纯的碳材料石墨烯,肯定是无法达到吴桐想要的结果,碳纤维复合材料,吴桐把提升度拉满,基于目前的基础上,也不过是做到了是四千度的上限,距离百万起步,一亿高温打底聚变反应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选择这个材料,吴桐其实更看重的,是石墨烯材料独有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

  在多方设想对于仅仅凭着材料性能,抵挡高温只是单纯抵挡,是不够的,堵不如疏,这是自古验证的至真之理。

  目前想要做到完全抵抗耐受,属实过于困难。但是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降温系统系统,降温模块····这些都将是重点改进版块,待到人员到齐,这些吴桐都将部署下去,由专人进行负责研发,她视情况进行优化推导,可以节省不少力气,也是集众人之力,攻坚可控核聚变这个硬骨头。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