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5章 可是,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_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啊,只要是能有发展机会,宣传机会的地方,咱都得试试啊。”

  一席话。

  说的李景霖倒是心情稍微沉重了一些。

  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东北的衰落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是这下坡到底抖不抖的问题。

  而这衰落,还真不是什么本地人不奋斗不努力,更不是什么路线发展能力问题。

  一定要说的话。

  那就是发展的阵痛。

  完全可以说,自从近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存在着发展,那发展的阵痛就几乎全在东北。

  这是当年国内战争的转折点,重工业的发展中心。

  重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辉煌,那个时候的东北确实阔气,工人家庭的孩子在放学以后,拉小提琴,弹钢琴,周边邻居都习以为常。

  铁路,机车,煤炭,石油,钢铁。

  汽车的制造,船舶的制造,飞机的制造。

  曾经占据全国93%钢铁产量,78%电力输送。

  但更多的是什么呢?

  为了国家的重工业安全考虑,必须援建大三线,于是,东北的工人与重工业开始往西南移动,时至今日,川府攀枝花的辽宁大道依然能见证那段岁月。

  曾经的亚洲工业第一,在发展的转型中,能做的只有献血。

  即使是在不断的衰落过程中。

  从49年,一直到千禧年。

  东北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占据自身总产值的80%,1956年所贡献的税额甚至占据全国总GDP的85%。

  从1952年,到1988年,辽宁向全国所输送的生铁为6113万吨,有色金属383万吨,钢材949万吨。

  占比辽宁的总产值的86%。

  时至今日,辽宁的矿藏,油田,要么采干净了,要么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封存了那点所剩不多的可怜家底,再想靠重工业带动经济甚至有点做梦了。

  输血,输血。

  到了建设珠三角地区的时候,只是辽宁就又派了两万多的工人去粤省鹏城建设基建。

  完全是自残式,以不可复制资源的疯狂透支与奉献,去为高速发展献祭自己。

  1980到1993年间,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的粤省,缴税金额为200亿,而此时,下岗潮,疯狂滑坡的辽宁,利税贡献1650亿。

  而之所以会有下岗潮,仍然是因为在转型过程中,毫无保留的将产值上缴,导致资金不足,难以维持运转。

  当年,辽宁的养鸡场输送全国,八几年的时候,华夏成为鸡肉输出的前三名,而最大的养殖场就在老沈。

  与此同时。

  造飞机,建航母。

  战斗机飞起来了,辽宁舰下水了。

  工人下岗,补贴稀少。

  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补充肉食的营养,只能去买最便宜的碎鸡肉,其中,就有鸡架,鸡尖。

  不是没有鸡肉。

  而是因为要供应全国,要出口赚外汇。

  本地盛产,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