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章 万年前的浪人亚索。_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连摇头。

  听到这话。

  李景霖脸色顿时变的很奇怪。

  “贾湖骨龠是用丹顶鹤的骨头制成的,当然,也是有一些骨笛是用大鹰的尺骨,不过,远远不如丹顶鹤之骨制作的古龠。”

  这位研究员眉头一皱。

  原地就开始想不通了。

  “华夏是丹顶鹤的原产地,整个西方都没有。”

  “而大鹰骨头可以制作,不过,这会和咱们之前对贾湖骨笛的报告撞上。”

  “并且,欧洲人喜欢老鹰的传统还是从奥斯曼帝国传来的。”

  “华夏也有金雕,可惜咱们没用金雕制作骨笛。”

  “所以,用秃鹫做骨笛,显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反正。

  完全想不通其中的逻辑性。

  想到这里,研究员更是挠头。

  “他们研究小组的康纳尔德教授声称这是世界最古老的乐器,并宣布这是欧洲地区在旧石器时期就出现了音乐文化的有力证据,潜台词就是在说,你们贾湖骨笛算什么,我比们早两万多年!”

  “但他不知道,贾湖骨龠不只是乐器,同理,3.5万年前的骨笛,为什么不是用来远程沟通,打猎,或者惊吓其他动物用的工具呢?他为什么目的性那么明显,直奔音乐而来?”

  说到这里。

  问号遍布了整个研究所。

  真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真是想不通。

  研究员一脸问号的开了口。

  “可惜啊,我还是想不通,秃鹫那又细又硬的桡骨,在石器时代以前,3.5万年以前,是用什么牛B的逆天工具去加工这种硬度堪比坚铁的骨头呢?”

  听了这些话。

  洛诗瑶马上就懂了。

  工具发展就先不提,我就假设你那个时候的人类已经有了能够打磨秃鹫骨头的坚硬工具。

  就假设这些工具存在,只是没被挖掘出来!

  但

  钻研华夏本民族舞蹈的洛诗瑶,自然也是了解的。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发源,其实都必须是有底层逻辑的。

  比方说舞蹈,很可能就是起源于祭祀,在壁画,和陶俑上,都可以推断的出,音乐更是同理。

  很少有为了跳舞而跳舞,为了音乐而音乐的东西。

  贾湖骨龠是乐器,但更重要的功能还是体现在生活上。

  度量衡,天文节气,为的仍然是农耕。

  天文,算数,度量,祭祀底层逻辑仍然是生存啊!

  “我并不是不信他们能挖出骨笛,我只是不信他们只能挖出骨笛,这个概率可比彩票中大奖的概率稀少的多,大概持平人类集体变异?”

  研究员摆出了报告。

  “除了这零星的几根骨笛,还有六块象牙碎片的什么雕像,但这就是遗址出土的全部了。”

  “反正我考古这么多年,考古学发展这么多年,这种事还真就没遇到过几次。”

  “贾湖遗址出土文物还有刻符龟甲,绿松石饰品,陶,石,骨,角,牙,稻作遗存等各类物件,数量高达6000余件。”

  “此外,还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2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等。”

  “怎么可能只出土这么点呢?”

  “总不能是3.5万年前的古人在一个地方随手埋了两件东西,然后就恰巧在这个时间段被挖出来吧”

  想不通。

  实在是想不通。

  遗迹可能未必所有东西都保存完好。

  但肯定或多或少有其他的痕迹。

  总不能你欧洲古人那就是浪子独行,身上只有一根笛子吧!

  能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

  欧洲古人全是亚索。

  刀没了,笛子还在。

  “而且,贾湖骨龠是建立在对天文的理解,以及底层的数理基础之上才有的,整体是一个闭环。”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