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先受其难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樊稠所部归入南北军?”刘虞看似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依当前西北形势,征西一职,似不便再设。”

  董承当然想让樊稠率部编入南北军,甚至在一开始他还打算设法让樊稠担任卫将军,这样统领南北军就名正言顺。可他也知道这只是想想而已,皇帝根本不会给他染指禁军的机会,甚至连将樊稠留在长安都不放心,要不是之后发生了那么多风波,董承重新得到皇帝的‘重视’,恐怕樊稠早已被哪个借口裁撤远戍了。

  当然,樊稠做不得卫将军,倒是可以去接替曹操留下的空缺,只要当了征西或是镇西将军,雍凉二三万兵马皆受其节制,董承以后在朝中也就真正高枕无忧了。

  “南北军自有定额,不便再加添入。”董承摇了摇头,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我看还是去雍凉好了,羌氐之乱虽平,但朝廷在当地化胡为汉、将羌氐编户之策推行的并不顺利,羌氐势众远胜于南匈奴,朝廷还是得有一大将在此镇守,另外再预备开拓西域之事。”

  “如此事务,将军自行上疏不就可以了么?”刘虞不想再与其讨论下去,如是道。

  董承笑道:“不,此事须得你我二人共同上疏。”

  “将军莫不是欺老夫才来不久,不熟悉此间事务?”刘虞脸色一变:“郭长史可是什么都与老夫过了……”

  什么都郭长史郭长史,这个郭嘉在离任前到底了多少事给刘虞!

  董承气恼不已,他轻拍桌案,沉声道:“樊稠所部不能裁撤,也不宜留驻长安,若非雍凉,还请太尉来另寻地方镇驻!”

  刘虞只想把樊稠打发到交州去吸瘴疠,可他知道董承这是刻意给他寻的难题,想借他的手实现企图。或许让樊稠做征西将军并不是目的,让刘虞与他妥协,让樊稠有个合理的名义留在京畿才是董承的内心想法。

  “此事还是以后再作商榷的好。”刘虞别过头,打算置之不理。

  董承冷笑一声,顾自从席榻上站起,迈着方步走到刘虞面前。他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份拟好的奏疏,放在对方的案头:“此事宜早不宜迟,刘公难道新任伊始,就因为提不出好的建言而有损威名么?”

  刘虞不禁眉头皱起,他知道董承素来狂妄自大,但没想到狂妄到这个地步,两人互不统属,董承最多是有个‘录尚书事’的权力,难道就因为见他初来乍到便敢欺负折辱他么?

  不单是他捉摸不透董承的依仗,就连他从并州带来的掾属赵该等人也提不出有用的见解,只有屯曹掾孙资提到了一句:“或许是皇后生产在即,董氏将诞皇室嫡长,董承遂欣喜张扬。”

  孙资是太原人,曾游历太、出仕县令等职,因为他与司徒王允同郡、又颇受其赏识提拔,导致仕途不顺,很是低落了一阵。后来因为报杀兄之仇、复仇刺杀仇人远遁他乡,引起了太原太守刘邈的重视,征为功曹,后给刘虞,随之入朝。

  “皇后所出是嫡长不假,但谁又笃定是男子?”刘虞皱着眉,捻须道:“伏贵人与皇后相差旬月,伦序之分犹未可知。”

  “在下进京来时略有耳闻。”原并州从事,现任太尉长史赵该插话道:“据有些方士为董承占卜,笃定今岁长秋宫必有嫡长之兆。或许董承听信此言,近来又借管宁等人大肆立威,所以作风才这般霸道。”

  “彼等方士只是因财货而进谀辞”刘虞正要表示不屑,忽然止住了,他记得赵该的长姊崇道信教,两人都有几分观星望气的手段,便转口问道:“依足下之见,彼等方士之言可信么?”

  赵该愣了下,这话他无法立即回答,于是命人寻来了几茎筮草,当场在桌案上卜算了起来。赵该早年也曾入山寻隐士道,虽没有其姊赵爱儿那般神妙,但也有其所长。很快,在刘虞、孙资等人的注视下,他皱着眉,有些犹疑不定的道:“确有麒麟入长秋……”手机端::

  “这怎么可能!”刘虞瞠目失声道:“嫡长子若由董氏所出,天下将乱矣!”

  《兴汉室》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兴汉室请大家收藏:兴汉室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