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 求教_定居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有差距。

  粮道可以用薛朗这个办法,但兵器的防锈上,薛朗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以后世的工艺来说,铁器防锈一般采用的手段就是镀膜和涂油或是上漆等手段,在唐朝,几乎都不可能,有技术上的难题。最后,只能采用改建马车的办法,提议运输的时候,加一个斜顶的盖子,或用草扎,或用毛毡,使雨水顺着斜顶滑落,不至于沾湿兵械。

  加上平阳公主让统帅提前驻扎的提议,回到公主府,由平阳公主执笔,两人联名上疏,把办法呈递给圣人,交由政事堂的诸位大臣们商议定夺。

  因为事情紧急,圣人看了疏奏便紧急召了政事堂的大臣们进宫议政,经反复商讨和完善后,在薛朗的提议基础上,形成最终方案。

  征突厥的统帅,群臣属意秦王,唯独太子李建成推荐了安国平阳公主。太子道:“若论统兵屯驻,有苇泽关之事迹在,即便是秦王,在平阳面前,也不敢说必胜。秦王已奉敕点兵征讨杨文干,唯有平阳闲赋在家,是故我推荐安国平阳公主为行军总管,总领后方,以应对突厥之侵扰。”

  薛朗听得目瞪口呆,只有一句话想问太子——

  你还是人吗?

  这根本不是人说的话!他的公主殿下刚新婚有身孕,别人在他们两口子这个年纪,若是第一个孩子站住,已经打了议亲的年纪。而他与公主膝下犹空,这样的紧要时刻,居然推荐公主出征……如是有个万一,这岂不是要他和公主的性命吗?

  薛朗面色铁青的看着太子,无论如何也忍不下这口气!

  圣人看太子一眼,断然道:“平阳非适合人选,另荐他人便是。”

  太子有些不甘,不过还是应道:”喏。“

  太子再不甘,最终,为了长安城的安危,众臣及圣人皆属意秦王为行军总管,只待杨文干叛乱一事平定,秦王便改道,提前驻防并州。

  七月初五,秦王带领的军队还没到宁州呢,已然传来杨文干被部署所杀,连人头都被人割下来,送往京师长安。杨文干叛乱一事,平息!秦王被封为行军总管,带着人马直接转道并州,提前开始准备应对突厥的入侵。

  京师长安,圣人望着案头的疏奏皱眉头疼——

  悔不该当日失望于太子建成的失策,一时冲动之下许了二郎太子之位。待他出征归来,此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所谓金口玉言,身为帝王,说出来的话若是不作数了,于他的名声及后世评价,定然有损。

  圣人很头疼!

  这事儿吧,主要错在他,元吉明显是支持太子的,平阳……若是找她商议,只怕少不得一顿劝谏。圣人思前想后,对宫人道:“去宣驸马薛朗进宫,就说我有事与他相商。”

  这小子在对待女子上笨拙,然做事却既有机变,又有原则,实是难得的人才。前几日方才出主意解了一大难题,不知在此事上,可否会有中肯的建议或是办法!何况,当日脱口而出时,薛朗也在场,与他商议也好说些。

  圣人摸着胡须,打定主意,等着薛朗前来。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