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4章 渡海孔子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子明也不是没做过调查的,主动说道:“我也找人问过,做书坊又分两种,一种是只顾油印简书的,第二种则是培养刻工画工,可以印海图和绣像的,我们的书坊不大,只印简书即可。”

  王文龙思索一番却建议说:“我看还是培养一些会制图的工匠来的好,只印简书在台湾岛上完全没有成本优势,只能卖给附近的读书人,而今这岛上的读书人怕连一千百个也难找,便是有一千个那也养不活一家书坊。”

  随着王文龙发明蜡版油印技术,这年代的印刷术水平实际上已经推进到了前世历史中类似于清朝末年的水准,在这种水平之下只会印字和可以刻字刻图的印刷作坊其实分成了两类。

  印刷文字直接使用现成的蜡版活字就行,几乎没有学习成本,但想要印刷图画,就必须要加大投入。

  东藩书院的印刷作坊若想自负盈亏,光靠印文字的四书五经真没什么作用,台湾岛上的移民虽然有些购买力,但没事做谁会买那么多本四书五经放家里备着?而台湾岛上的印刷成本肯定比福建高,想要卖回福建去也没戏。

  如此东藩书院的印刷作坊有效的覆盖人口恐怕不可能超过万人。

  但若是能够印图画,特别是海图,台湾岛上往来的商人都能成为极佳的购买者,更何况天文海图这种东西在大明多少是有些犯禁的,但台湾岛上就没人能抓了,岛上的印刷作坊完全可以将之做成自己的垄断生意。

  听了王文龙一番分析,张子明也是连连点头,但他很快又遗憾说道:“能印海图最好,可我们哪里去找能够刻地图的工匠?台湾的刻工那都是大陆上找不到饭吃的,能够刻几个字就不得了了。”

  陈耀漳也是苦笑:“台湾岛终究是偏僻所在,我复回福建时,想要找几个先生到岛上来刻字他们都不愿意来,给三倍工钱都不够。”

  这几人狂吐苦水,王文龙渐渐也听明白了,张子明找他提建议是假,目的其实是想要托他找几个刻字工匠。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回福州可以帮你们找寻一些好的字模来,有了字模,找些普通工匠修修补补也就可以印起书来了。至于海图的印刷,那样的好工人我也没法给台湾弄啊,我回去再想想其他办法。”

  “那可太感谢先生帮忙了,”廖文远举杯道:“我替岛上学子敬先生。”

  王文龙则是想着自己是不是该研究一下图片印刷技术了,主要让他感兴趣的是地图,如果海洋地图可以在大明广泛传播,对于出海的商人将有极大帮助,而刻版技术想要表现高清的地图成本实在太高了,这在历史上也是影响中国制图学发展的一个原因。

  随着蜡版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现在福建大量的刻书作坊都开始使用活字板,王文龙的油墨和蜡纸生意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