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达成一致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次他们暂时的稳定的局面,就把旗下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召集过来,召开一次核心的会议,这一次会议将决定他们明年的走向。

  刘家虽然没有起兵,但是已经跟朝廷撕破了脸皮,现在朝廷暂时的受挫,估计到了明年他们喘过气来,就会大举的对他用兵了。

  但是朝廷想喘过气来,这也不容易,因为刘家控制着大运河。

  大明跟建奴打了这么多次大战,屡屡败屡战,他可以这样子,这是因为大明非常的辽阔,非常的富有,即使一时的损失,也都可以迅速的通过富裕的南方和湖广等地进行补充,钱粮源源不断的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他们九边重镇,这就可以让他们源源不断的对抗建奴。

  但是刘家从山东崛起,这可是真正卡住他们的脖子,把他们卡得死死的,南方巨量的粮食,没有办法通过运河运送过来,这就令京城和九边陷入了严重的缺粮危机之中。

  即使他们可以走陆路,把粮食运过来,但是走陆地运粮,其损耗是多么的惊人都不用算了,肯定是不能满足九边的需求。

  所以现在的朝廷,他迫于无奈,别无办法,只能够考量让江南督师吴宗达,转从海上运粮。

  即使是海上运粮,也都有极大的危机,以前就是因为受到户部和整个运河集团的反对,始终没办法在太平的时候,从海路运粮,据说从海路运粮,风浪极大,风险极大,十不存一,如果朝廷坚决改进的话,还会闹出倭寇这等事情来,令海疆不靖,根本就不敢从海上运粮。

  现在运河被切断,如果再从运河运粮过去,就相当于资敌,他们说什么也不敢再发放运粮船队往北方去了,所以朝廷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够叫吴宗达从海上运粮。

  吴宗达他现在作为江南督师,是负责管理整个江南的军政事务,并且也都兼漕运,把以前朱大典的漕运总督的职位也都接管了过来,也顺理成章地接管其手下的十几万漕兵。

  虽然说接管了这些漕兵和运粮船队,但是这些运粮船都是内河船,说白了就是平底船,根本就不敢走风高浪急的海边,用这些船来运粮,只怕没有运到北方,估计船本身就散架了。

  所以他们的目光就放在了南方最大的海运集团,海上势力之王郑芝龙身上。

  郑芝龙拥有南方最为强大的船队,他的船队可以远洋至南洋,远至泗水和吕宋等地,可以说运粮去北方易如翻掌。

  最大的问题,就是郑芝龙他与刘家算是亲家,刘家起兵以后,郑芝龙他也都态度十分的坚决,一再的上书请求出兵攻打刘家,以证清白。

  但是整个福建的官员,都说郑芝龙为人桀骜不驯,鹰顾狼盼,此人不可信也。

  这么多人都认为郑芝龙不可信,这也就让吴宗达他为难了,吴宗达可是一个老官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