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_朕就是亡国之君朱祁钰朱祁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乐元年,征屯田子粒两千四百三十五万石,至永乐十年,征屯田子粒仅有九百一十二石了。”

  屯田子粒,曾经是大明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根由之一。

  “多少?”杨洪面色凝重的问道,粮食是大明军队战斗力保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颠不破的道理。

  “某曾在陕西、山西但任巡抚,杨王可知,长安直抵独石一带,田连阡陌,耕获颇丰,某就四处询问,则皆镇守、总兵、参将并都指挥等官,占为己业。”

  于谦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洪,他为何要跟杨王单独说这个问题?

  杨洪刚刚到宣府上任不到一年,手下就有了一千三百多顷的膏腴之田,什么是膏腴之田,就是肥的流油的田地。

  他略微有些尴尬的拿起了茶杯喝了口茶,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军卒逃屯,某也是权宜之计啊。”

  “今日一厘,明日两分,日拱一卒,最终都是僭越,陛下分外忧心,大明正处于多事之秋,杨王,我们作为臣子,应该戮力一心,为陛下解忧才是。”

  于谦总是偏向温和的。

  这个时候,再不表态,下一次就不是温和了,而是都察院连章弹劾,他这才刚封侯,还没焐热呢,陛下还未赐下诰券,还不是世袭侯。

  杨洪叹气的说道:“皆因为这亩税二字。”

  “均算一下,这每顷六石,草九束,地亩钱,再加上摊派,能完成这天下军所十不存一。”

  “唯独那些贫瘠的下田让军户种,军户压根撑不住税赋,就只能逃了。”

  杨洪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亩税,第二个就是侵占,这是两个主要原因。

  亩税是朝廷定的,侵占的人是军户们惹不得人,自然只能侵占了。

  什么叫权宜之计?

  他并不想刨大明的根基,肥了自己。

  还不如他杨王占了,那应缴税赋补齐,也好过宣府知府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搞出三七分账,七成还是人家的戏码,山外九州民风彪悍,逼急了,他们真的会杀人的。“这次陛下内帑动用至少两百万银,京师之战大胜特胜,但是内帑有出无进,终有溃竭之日啊。”

  “陛下的农庄就是解决的法子,乡野土地归农庄所有,陛下取一成半核入太仓,稍微算算,算是减了赋。”

  “杨王所言的镇守、总兵、世家大族、勋臣外戚、缙绅巨贾为何得以侵占,而无人敢言呢?因为他们世受皇恩。”

  于谦简单的解释了下军所屯田和农庄之间的差异。

  于谦作为经年老吏,出任地方二十四年,早就练就了一身圆滑的功夫,杨洪这话,说着说着就落入了于谦的话套里了。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乃是诚意伯刘基所言。

  后来刘基因为胡惟庸案被牵扯,改良军所军卫法,自此便没有了下文。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万万世沿用,若不能革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