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节 伊祁盘_从岛主到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代拥有非常完备的宗教礼仪。

  将‘夏后杼鼎’放在孕海珠空间。

  陈锐离开了空间。

  继续搜寻埋藏在夏城废墟里的器物。

  接下来的几天。

  陈锐搜遍了整个夏城废墟。

  令陈锐非常惊讶的是夏城遗址的规模并不小。

  有宫殿,有占地很广的夯土台基,有廊民、庭院、城门等,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城池宽厚、极为壮观。

  在宫殿四周有大量房基、窖穴、墓葬、窑址、水并、灰坑等。

  从夏城遗址的规模以及其城池布局,可以说明夏代先民迁徒到这里,他们带来了夏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在这里独立发展出一个相当先进的文明。

  陈锐在夏城废墟中收获丰富大,器物数量非常多。

  主要以青铜、玉器、陶器为主。

  仔细清点了一下。

  收获陶器数千件,完整的,陶器碎片不计。

  这些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黑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只有几件。

  器形主要以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瓮、缸最多。

  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为主,具有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特征。

  不仅如此,夏代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进,制陶工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

  比如,夏代的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

  纹饰精美绝伦,形成了夏代灰陶独特的艺术风格,幽冷神秘而又庄严沉重。

  在造型方面,以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丰富多样。

  青铜器上千件。

  品类多种多样,不仅有工具(刀、凿、锥、鱼钩、兵器(戈、戚、镞),还有爵、角、鼎等容器,铜铃等礼乐器。

  这些丰富多样的青铜器物的发现,标志了文明的真正开始。

  玉器数百件。

  生产工具有玉斧、玉铲、玉城。

  装饰品有管、珠、锡形器、绿松石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钢饰牌。

  礼仪器有戈、铀、圭、刀、牙湾、柄形饰等。

  许多古代文献反映,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玉崇拜’,‘有玉才能显示神灵’,‘玉在当时即是号召的旗帜,又是统驭所部的法度。

  此话不假。

  陈锐在夏城废墟中发现的数百件玉器有力地证明了这点。

  除了陶器、青铜器、玉器外。

  在夏城遗址中还发现一些石器,马车等。

  在这些发现的器物当中。

  有三件称之为国之重器也不为过。

  二件青铜器,一件玉器。

  二件青铜器分别为青铜盘,青铜剑。

  青铜盘,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

  内底铸有铭文24行,517字。

  陈锐参照象形文、甲骨文、周篆逐字解读。

  解出了113字。

  铭文大概描述的意思陈锐看懂了。

  这是一段颂扬的铭文。

  铭文颂扬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九代夏后的功绩。

  在铭文里提到了禹的功绩,‘治理洪水,安定天下’,‘征伐三苗’,‘制订历法,指导农业生产’,‘把全国分为九州’。

  值得陈锐注意的是,在铭文歌颂禹的功绩中,提到大禹将各方诸候进献的金,铸造成九个大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

  也就是说禹铸九鼎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确有其事。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