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赶集_重返奔腾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一身白色的棉大衣和林云向集市走去,刚刚下过一场雪,徐慧那一身白色和周围融合在一起,浑天一色白茫茫。

  两个人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前面出现了一片集市,吆喝声四起,安静的黎明也被这声音吵了起来。

  在集市口的地方有块牌子,上面写着“安家堡菜市场”。

  这个安家堡菜市场可有年头了,建国前就有,那时这里是安家堡村,有几百户人家,因为周围有很多村庄,所以每到农历十五和三十儿农民们就自发到这里买卖,那时有钱物买卖,但最多的还是物物交换,一棵白菜换三根黄瓜,一只鸡换两条鱼,总之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参与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大集市,特别是大年三十儿这一天,最多时有几百个菜农,数千人到此买卖,算是沈城西部最大的一个集市。

  后来,沈城开始建设工厂,大量土地被占,村庄变成了工厂,农民变成了工人,但这个集市还是被保存下来,毕竟这是民生,老百姓需要这样的集市。

  再后来,国家实行公社制度,蔬菜粮食都由公社统一种植,统一买卖,私人之间买卖属于非法行为,于是这个集市就没落了,但那时工厂建设也陷入停顿,这块地也没用,就空在这里,数年时间长满了荒草,就如农村经济一样无比萧条。

  直到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制度首先在农村开始,农民凭着智慧和勤奋让农村经济焕发了活力,集市也渐渐复苏过来。

  其实,国家的农村经济绝对充满了活力,甚至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在前世,林云接触过很多相关资料,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大量的农民化身集体企业工作者,生产出的各类小商品竟然可以为国家赚取外汇,甚至一度成为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一部分。

  只是这个阶段非常短暂,在国外资本进入后,国外工厂建设起来,高品质的产品很快占据了市场,同时工厂聚集,需要大量劳动力,无数农民入城打工,进而开启了农民工时代,这些都严重打击了农村集体经济。

  当然,普通集体企业的衰败不可避免,因为只要涉及到市场,就与生产力息息相关,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之下,生产力决定着所有企业发展的命运,生产力不适应社会发展,必然会被淘汰,大多数集体企业因为劳动力低下而被淘汰,这无可厚非,但农贸市场的发展此时已不受限制,老百姓在农贸市场上购买着所需要的蔬菜和肉类。

  农贸市场的兴起又让副食品商店逐渐衰落,如今在沈城,这种采取统购统销方式的商店已经不多了,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农民可以不受限制的饲养家禽家畜和种植蔬菜,他们采用了更快更直接的自销方式,途径还是农贸市场。

  归根结底,自由的市场是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管是生活也好,致富也罢,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公平、公正的机会,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