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段被隐藏的产业发展经历_重返奔腾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体专业。

  五七年毕业的第一批学生中,出现了大批人才。六零年科学院成立半导体研究所,还有北方半导体研究所进行工业技术攻关。

  六二年由中科半导体所,组建全国半导体测试中心。六三年组建四机部,主管全国电子工业。

  六六年,国家电子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首都电子工业区基本成型。电子工业开始与纺织、印染、钢铁等行业结合,实现自动化生产。六八年,首都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盛海组建无线电十九厂,至1七零年建成投产,形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南北两霸”的格局。

  这些成绩看得林云“触目惊心”,因为按照这样的发展,国家的芯片产业即便比不过米国,也会除外世界二流水平,不会像十几年后,米国通过芯片打压华国,国家的芯片产业遭受重创,甚至掌握着世界最先进5g技术的国威公司都差点倒闭,在集国家之力下才逐渐恢复过来。

  当然,资料里的这些描述只是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分析,并没有说芯片产业有多重要,事实上,通过材料来看,国家的工业发展在早期就已经埋下隐患。

  国家的工业发展来自毛熊国的援助,当年毛熊国要钱给钱,要项目给项目,堪称老大哥的典范。

  可这位老大哥并不是出自战友间的友谊,他们的援助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在连海市修建基地。

  这个建议可是让国家万分警惕,因为让外国人在自家国土上修建基地是华国近代史最屈辱的遭遇,这种行为无疑是丧失主权的表现,所以国家当场拒绝,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激怒对方,之后又有过几次分歧后,终于毛熊国在五十年代初撤回投资。

  林云知道,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当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时,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那时国家哪有钱?外汇储备才几亿米元,而且米国也不允许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与华国贸易,这次毛熊国退出,直接的后果就是打断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没办法,国家开始自力更生,将仅有的钱投入到国防方面,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些列强们始终会虎视眈眈盯着你,被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同时盯上,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样的待遇全世界也只有华国才有。

  在短短十年内,国家的“两弹一星”实现突破,这种速度远超米国和毛熊国,完全是无数科研人员用生命换回来的,至此,国家和人民不再受列强的恐吓威胁,华国才算是把腰杆挺直。

  当然,代价就是除了相关产业外,其他产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特别是轻工制造业,什么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即便有也是非常落后,还有服装制造业,几乎是空白,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要自备缝纫机的原因,因为国家没有相关产业。

  那时有很多人质疑国家的选择,认为连饭都吃不饱,有必要去搞那些东西吗?但某位大人物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宁要核子,不要裤子。

  这宣言说得没错,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好,别说裤子了,连小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这个格局的差距,普通人自然很慢看清,可一旦普通人看清楚了,那时恐怕也晚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