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买房………_重返奔腾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一等就是好几年,又或者永远等不到,因为轮到他们的时候,企业效益差,已经不可能再建房了。

  大环境是企业效益差,国企也要改革,所以进入九十年代,福利房政策的落实已经不多了,也就那些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承担的起这种政策,剩下的企业连存活都难,更不用说分房,于是国家也开始逐渐放开商品房政策,号召有条件的人成立房地产企业,于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地产商出现了。

  这一批地产商都是有国企背景,比如北方最早的地产商是万泰公司,老板万建霖原是一家区级房屋开发办公室的负责人,九十年代初,房屋开发办公室改制成私营企业万泰公司,由此走上了商品房开发的道路。

  同类的还有恒达公司,万克公司,前身都是国有企业,正是靠着国有企业内的专业人才和资质,他们才能建造房屋,要是普通人,即便可以成立公司,可上哪里去找人?

  当然,九十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十几年后的房地产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价格还算公道。

  像沈城这种大城市的中心地段的房价也就五六百块钱每平米,因为此时房地产行业的宗旨还是改善老百姓的住房环境,毕竟福利房政策更多是名存实亡,老百姓难道要永远住在那些老旧的棚户区里?

  老百姓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国家的政策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房地产行业的出现就顺应了时代,而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此时也并非是暴利行业,当然,所谓暴利行业是指跟十几年后相比,相比于其他行业,房地产的利润率还是非常高的,起码比制造业要高出很多。

  好吧,即便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比不了十几年后,可按照现在的收入计算,沈城市中心附近位置的房价是六百一十块钱一平米,这个价格也不是谁都能承受。

  普通小老百姓肯定是买不起,即使政府工作人员大半也买不起,只有做生意的个体户才有能力拿出四五万块钱去买一套房子。

  林云让父母也买一套,不过林学东夫妇没答应,林学东从六岁开始就住在这里,已经有了感情,再说,现在夫妻二人大半时间都在工厂,金龙公司有办公楼,二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房间比家里还宽敞,累了直接躺床上休息,哪里用得着再买房子?

  林峰马上就要结婚了,爷爷林永坤又开始撺掇林云。

  “林云,你哥马上结婚了,你和小慧什么时候结婚?”

  “爷,我不急,等大学毕业后再说吧!”

  林永坤却摇头道:“你是不急,小慧呢?她比你大四岁呢,人家可等不了那么久。”

  徐慧比林云大四岁,这在十几年后叫做姐弟恋,那时社会对于姐弟恋都不看好,可是在八九十年代,三四岁的差距不算什么,毕竟在林永坤出生的三十年代,童养媳还有呢,女方比男方大五六岁都很正常,比如林云的奶奶就比林云的爷爷大三岁,林学东出生时,林云的爷爷林永坤才十七岁。

  再说了,徐慧只要没事就到林云的爷爷家和姥姥家,帮着干活,陪着老人唠嗑,这家人路线早就通畅了,所以林家所有人都已经默认徐慧就是林云的媳妇,如果林云不答应,恐怕还要被家人训斥,骂他忘恩负义………。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