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九章 批判_重返奔腾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眼光。

  说白了,就是接地气,比如武打片,喜剧片了等等,特别是老林写的这个剧本,是个喜剧片,你让张衣谋来拍,他能拍吗?拍不出来的。

  这样的电影就得让俗人来拍,这个马小刚就是个俗人,不光品味俗,相貌更俗,你是没见过他,尖嘴猴腮,一脸俗气,就得这种人才能拍出接地气的电影来。”

  林云噗嗤一声笑出声,“老孙,你这话,怎么听起来不像好话呢,马小刚要是听到,怕是得跟你急眼。”

  “哈,我这是好话,我们都是俗人,就喜欢看通俗的电影,至于说高雅的电影,就让高雅的人去看吧。”孙怡倒也干脆,承认自己是俗人。

  “对,对,孙总你说的对,我也是俗人,也喜欢看通俗的东西,不管是通俗电影还是高雅电影,只要能赚钱,就是好电影,对不对?”

  孙怡一拍桌子,“对嘛,老余你这话才是精髓所在,所有行业都是这个规律,不过你可别认为老林是个俗人,他是特例,可高雅也可通俗,他写的那些歌你也听过,通俗的能赚钱,高雅的赚的更多,这才是大师水平。”

  余东一听来了兴趣,先敬二人一杯酒,然后问道:“林总,您说说,您写的歌为什么可以做到雅俗共赏?有什么秘诀吗?”

  林云喝了一口啤酒,放下杯子回答道:“余主任,所谓的高雅是什么?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吗?”

  “应该是吧!”余东回答。

  “那你说,红高粱那样的电影算是高雅电影?”林云接着问道。

  “这个吗?”余东想了想,“我觉得算是,毕竟这部电影表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核心,将民族性格与时代冲突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极为深刻的讨论,相信一般人无法理解。”

  林云听了摇摇头,“这就是高雅吗?我觉得不是,很多知名作曲家写出的歌曲,无论是知晓音律的专业人士,还是一字不识的文盲,都能被歌曲的旋律所感动,为什么会这样?

  同理,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用一种晦涩难懂的形式来表现深刻的主题,应该用雅俗共赏的方式来表达,当然,这种表现形式很难,但这恰恰能够反应出一个导演的真正实力,在这种评判标准下。

  像红高粱那样的电影充其量也就及格水平,别人之所以认为拍的好,多半是张衣谋对色彩的运用方式很高超,人们以前没见过这类有着浓烈色彩的拍摄方式。

  至于说在国外得奖,呵呵,是因为外国人没看过我们的电影,对我们的民族有强烈的神秘感,电影勾起了外国人的神秘感,算是取巧你以为他们因为情节让咱们获奖?太天真了。”

  林云说得一点没错,在前世,他就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说是反战争片吧,跟我的祖国这类电影有不小差距,说是反应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吧,根本不突出,又以一种很晦涩的情节来表现,根本就称不上是一部好电影。

  此刻,余东都傻了,批判一部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电影,这算是国内第一人吧。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