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3章 大单_狩猎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是更能体现均衡性能的‘推重比’,初代梅林45的数值也远低于rd-170的75。

  说起来也有趣。

  西蒙对此不多的专业记忆中,后来的梅林系列,倒是越来越像rd-170,其间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

  西蒙这次也算‘一步到位’。

  说起来,从去年初组建space团队到现在,一年时间,围绕这家私人航天公司,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

  西蒙夫妇在普雷亚维斯塔的space总部下了直升机,过来迎接的一群人,可谓最能体现过去一年space周边发生的一切。

  这些人当中,除了space的团队,还有nasa的官员、洛克希德-马丁的高层、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的代表等等。

  事情还是要从西蒙私下从乌克兰拿到大批航天核能资料说起。

  航天方面,既然space决定采用rd-170技术,虽说航天领域因为其特殊性,很难有什么专利可言,但能有一些名正言顺终究更好,西蒙干脆就把乌克兰当局拉进来。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方面虽然保留了全套的rd-170引擎技术资料,但缺少俄罗斯产业链辅助的情况下,已经丧失了独力生产这套引擎的能力,再加上维斯特洛体系与乌克兰政府的紧密关系,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基辅方面欣然同意了相关合作。

  不只是rd-170,在维斯特洛体系的运作下,乌克兰方面几乎把可以转过来的家底都拿了出来。

  这一切技术转让的条件,只是区区25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在space之外双方共同成立的一家专门用于火箭引擎对外销售的壳公司20的股份,相当于乌克兰方面只能享有space对外出售引擎时的20利润分成。

  另外,space生产引擎自用乃至今后发展的其他业务,乌克兰方面都无法再参与利润分成。

  无论是space的发展目标,还是利润大头,其实都是将来的自有业务,要知道,提供全套发射服务,和只出售引擎,利润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名正言顺地获取大批前苏联航天技术的同时,西蒙还再次接收了一大批相关领域专家。

  全新的梅林1号能够在一年内诞生,这些前苏联专家功不可没。

  不过,这次的梅林1号,最大的进步还不是在rd-170基础上的改进,而是顺利启用了3d打印技术,这又涉及到过去一年的复杂公关与技术整合。

  西蒙去年收购了一家名叫3d-iracle的3d打印公司,随后一年,开始专门针对火箭引擎的3d打印进行技术攻关。

  因为涉及到软件、材料等方方面面,只依靠3d-iracle的团队当然不够。

  软件方面,3d-iracle与维斯特洛体系重仓持股的工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