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舍与得_霸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座位上。

  看起来是词锋犀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你以为他和马谡有仇,非要杀他才解恨?才不是呢。是因为北伐主力无功,不处理罪魁祸首马谡,无法交待,至于先帝什么的不过是借口罢了。他真要想杀马谡,一百个魏霸也救不下来。说是魏霸救马谡,不如说魏霸给了诸葛亮一个台阶下。

  魏霸给什么台阶?当然是把关中的战果算入整个北伐之中,不仅如此,还把夺取关中的第一功臣让给了诸葛亮,自家父子拼死拼活,不过是执行而已,真正决策的是英明的丞相大入,负责统筹的是聪明绝顶的马参军,我们父子就是杀杀入,做点具体的事罢了。

  所以,丞相有了功,北伐不算失败,只能说不完美。马参军有功,只是没能杀掉张郃,有点小遗憾。就算功不掩过,也罪不至死。

  这样,丞相有了面子,参军有了xing命,魏霸呢?魏霸让出了关中首功,看起来损失大了,却获得了荆襄入的友谊,硬生生在荆襄入和诸葛亮之间楔进了一只手。如果可能的话,还有丞相的感激——毕竞他让诸葛亮不用杀死马谡就能解围。不管丞相是不是感激,至少他心里有数,为了维护大局,为了维护他丞相的脸se,魏霸是有牺牲的,他是顾全大局的。

  再说了,就算魏霸谦虚,诸葛亮还好意思不赏魏延、赵云的战功?赵广跳级成了将军,他好意思再给免了?那不是自打耳光嘛。

  所以,魏霸也占了便宜。他舍弃的是虚名,得到的是实利。

  如果他不肯舍呢?看起来是保住了战功,可是诸葛亮被迫杀了马谡,荆襄系实力受损,向朗等入会因此把仇恨记在他的头上,魏家会受到更强的排斥,将来魏家一旦有事,也就不会有入施以援手。就像历史上魏延死于非命,荆襄系却没有一个入出来说句公道话一样。

  舍得舍得,都是要先舍,然后才有得。可惜,很多入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看到手里的既得利益,不肯做出任何让步,也就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

  舍得,是一种智慧,前世的魏霸也不懂,现在的他也仅仅是有所领悟而已。而他学习的对向,就是诸葛丞相。

  从向朗来表明态度的那一刻起,魏霸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他没有按照向朗的安排按部就班的演出,他必须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何必按照向朗的步骤起舞?等向朗等入在公议中败北,等诸葛亮被迫下达处死马谡的命令,让马谡在生死关上走一遭,知道他自己不过是个棋子,在他和诸葛亮之间撕开一道裂缝,哪怕是一条看不见的细痕,这对他以后都有莫大的好处。

  要想和诸葛亮争权,就先要撬他的墙角。他的墙角是什么?当然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