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零七章 开窍而快乐的周楚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中新政、阳奉阴违的下场,梓潼的世家们果断的选择从此当都督麾下的老实百姓,说不定失去的家产还能一点点积攒回来。…。。

  !杜英只是用这么一手,就让梓潼城内外安居乐业,而且经常袭扰梓潼、劫掠钱财的巴人,也为王师所拒,不得已重新退入山中,更是消除了这一片土地上空一直笼罩着的另外一层阴云。

  杜英的这般作为,让周楚大开眼界,原来世家和关中新政之间也没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那么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而关中王师,也的确如同传说中的那样武德充沛、军纪严明,这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益州刺史府的那些连平定蜀中叛乱都捉襟见肘的军队,又凭什么能够阻挡?

  并且杜英连那些一直到城破之后才姗姗投降的世家都能够包容,又如何容不下周家呢?

  周家可是将门,根据周楚的了解,杜英对于将门的提防和反感,可是明显弱于普通世家的。

  意识到刺史府完全可以成为杜英麾下的一份子。而不是现在这般若即若离关系的周楚,果断的向杜英表明忠心,主动请缨去劝降涪水关守军。

  所谓“投杜一念起,刹那天地宽”,从此腰不酸、腿不痛,晚上不再做噩梦。

  杜英也选择相信了周楚。

  事实证明,这位少将军能够担任鹰扬将军,也不是单纯凭借老爹的地位,还是有几份本事的,否则刺史府的军队也不可能如此听令,不只是涪水关,连带着绵竹以北的多处州县、村寨和坞堡,都是周楚一封亲笔信过去,纷纷改旗易帜。

  只不过一直到如今杜英处理完梓潼那边的事宜*,登上了涪水关的城头,犹然还没有收到关于绵竹的消息。

  就算是周抚已经悄悄回到了成都,也应该已经得到王师占据涪水关的消息了,更应该知晓他儿子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了。

  可是周抚却迟迟没有反应,这是为何?

  “做得很好。”杜英先勉励一句,接着话锋一转,“绵竹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

  说到绵竹,周楚脸上也多少有些尴尬,他之前曾经给杜英打包票表示,自己向阿爹阐明利害、晓之以情,阿爹肯定会打开城门,恭迎长公主和郡公。

  甚至周楚还不忘替周抚解释一下,阿爹之前之所以屯兵在此,也是担心郡公的安全,随时准备平乱,请郡公不要多心。

  结果现在。绵竹只是紧闭城门,毫无动静,这就让周楚连自己都骗不了自己了,至于在杜英的脸上,他几乎直接看到了“怀疑”这两个字。

  心里咯噔一下,周楚连忙说道:

  “回郡公,阿爹之前就曾经多次卧榻不起,或许身体有所不适、不能理事,所以余愿意前往绵竹,为都督一探究竟。”

  杜英打量着他,淡淡说道:

  “若是不能理事的话,至少也应该把通事馆的使者放回来,结果余连使者都没有见到。”

  周楚顿时冷汗连连,赶忙想要说什么,杜英却伸手止住了他:

  “风云莫测之时,令尊身在高位,又曾经历风浪波折,所以心中有所迟疑,情理之中,既然尔自告奋勇了,那便走一遭吧,去帮本都督问一问,刺史打算晚节不保呼?”

  周楚顿时轻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应诺,正要转身抓紧前去,杜英却又开口提醒:

  “以后不要以‘郡公’称呼,生疏了,余还是比较喜欢‘都督’这两个字。”。。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