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九四章 皇帝知百业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冒,这小皇帝还真是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啊!

  眼前的王猛可不是出身江左的官员,做什么事还会尽量对司马氏礼让三分,毕竟以前还有君臣情谊在。

  真的不怕王猛一气之下直接推动禅让的流程,让你屁股底下的位置都坐不了两天?

  褚太后脸色亦然微变,自家儿子自从东掖门闹腾了一次没有成功之后,看上去彻底沉寂下来,但是他越是沉默,褚太后越是担心看不懂他,也越是担心他想出来更加作死的行为。

  不过王猛却没有对这个问题感到惊讶,依旧面带微笑:

  “秦王啊,其本来就是关中书院的开创者,目前的这些新思路、新方向,基本上都是秦王提出来的,我等也不过是践行者罢了,因此若说谁最了解,书院上下,又如何能比得过秦王本尊?

  当然了,秦王也从来不会因为滥觞于己就骄傲自满,每到一地、前往书院讲学并且听本地名家和学生讲演、介绍,和他们探讨问题,从未松懈,不知道陛下看来,这是否也可以算作一种学习?”

  作为创始人,本来在眼光上就凌驾于众人之上,而且还不忘时时刻刻了解进展和新思路。

  杜英的所作所为,的确已经无可挑剔。

  小皇帝哑口无言。

  王猛拱了拱手,告退。

  马车摇晃,车内的太后和小皇帝皆是沉默。

  良久之后,小皇帝苦笑道:

  “母后,朕不如他,就连朕的臣子······也不如他的臣子。”

  褚太后看着小皇帝的目光变得柔和几分:

  “有些对手,就是命中注定的会更加强大,否则又如何会有‘天敌’之词?上天让秦王来做典午一朝的掘墓人,我们娘俩命苦,正正遇上,为之奈何?相比于中朝先帝,陛下已经做的很好了。

  列祖列宗在天上看着,恐怕也会欣慰。”

  “朕······真的要去那书院中读书么?”小皇帝犹豫的说道。

  “陛下想去么?”

  小皇帝叹道:

  “朕也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褚太后温声说道:

  “那就去吧。”

  ————————

  “让陛下去书院读书?”杜英诧异的听王猛说,旋即斟酌了一下,感慨道,“师兄,可真有你的。”

  让小皇帝去“进修”,这样既能够彻底将皇权的威严拉低到和普通学生一个水平线上,让书生们发现皇帝也是无知的、偏执的且并非不可亲近的。

  同时也可以传达出一个信号,杜英对于司马氏皇族,并没有赶尽杀绝之意,让那些遗老遗少们都放下心该干嘛干嘛吧,别每天惦念着自己的陛下是死是活了。

  当然,这些遗老遗少们到底惦念的是司马氏的皇帝,还是司马氏皇帝存在的时候所代表的一种制度,那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没了皇帝作为旗帜和口号,他们喊着捍卫制度,又有几个人会支持?

  新政一旦真的推行下去,老百姓也不傻,自然知道该选择什么、该捍卫什么。

  王猛回答:

  “其实这也是帮助仲渊试一试,未来培养接班人的时候,这是不是可行的。”

  杜英会意,新政加上工商的发展,意味着经济的腾飞和科技桎梏的打破,工业的发展定然会让整个社会日新月异。

  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接班人不可能有和自己一样的知识与眼界。

  长在深宫之中,所了解的依旧还是过时的知识。

  即使是千年之后,当教科书印刷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往往落后于时代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