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九章 谈判的节奏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敏锐的察觉到王猛话外之意。

  如果吴地世家不打算在这军事上和关中合作的话,那大家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甚至商贸优惠之事,想都不要想。

  关中并不贪图吴地的那点儿钱粮。

  顾会缓缓说道:“事关重大,个中牵系,并非一家一户,所以还请太守和郡丞宽限两日,余打算和各家商议。”

  陆纳则接着说道:“还请两位放心,吴地子弟一向传承家学、恪守王道,可为,也愿为太守分忧。”

  言外之意,吴郡子弟很期望能够参加下午的人才选拔。

  “也好,”杜英颔首,“我关中现在最缺的就是治世之才,吴中各家愿意共襄盛举,振兴关中文脉,余甚是欣慰。”

  “这······”陆纳皱了皱眉。

  显然杜英理解成了吴地子弟愿意进入关中书院之类的地方教书。

  教书先生有什么好当的?

  自家学问传授给他人,而自己又没有多少实权,培育出来的弟子是不是称心如意更是两说。

  可是杜英已经展露出了他的聪慧,显然不应该会有此误解。

  那就是故意的了。

  但是陆纳还是要解释一下,不然的话整个节奏将彻底落入对方的掌控。

  然而,不等陆纳接着说,杜英就已经起身:

  “府上还有如山公文,亟待阅览,既然两位兄台还需要商议,那也请尽快给出一个定论。师兄啊,到时候可莫要忘了给两位兄台单独送请柬。”

  陆纳怔了怔,心中无奈。

  如今主人明显有送客之意,他们当然也不可能厚着脸皮硬要留下来,只好起身告辞。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杜英的意思,只要不答应今天杜英开出的条件,那么吴地子弟想要进入长安郡守府显然也是空谈。

  当然了,就算是今天不做决定,也无妨,本来杜英的规划之中,显然就没有打算吸纳吴地子弟进入太守府,而是期望他们能够在书院和军队之中发挥作用。

  因此杜英点出了“请柬”,显然是在提醒他们,他所能接受的最晚时间,就是大婚之前,并且真心期望吴地子弟能够以盟友的身份出现在宴席之上。

  一路保持沉默走出太守府,顾会方才忍不住压低声音说道:

  “祖言(陆纳表字),这杜仲渊,欺人太甚矣!”

  陆纳脚步一顿,看着周围喧闹的街市:

  “何出此言?”

  顾会一时又怔住了,旋即恨恨的跺了跺脚:

  “皆是我等无能,三言两语之间,竟什么都快要答应人家了,反倒是自己所需的,皆未争取。”

  “相比于杜仲渊能给我们的,我们本来所求的些许钱财,又算得了什么?”陆纳微微眯眼,“所以并不是他欺人太甚,而是他很清楚我们真正想要什么。

  这种被人看穿了心思,甚至发现对方比我们更了解吴地世家现状的感受,的确不怎么好。”

  “那祖言是打算答应了?”顾会赶忙问道,显然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吴地世家出钱出粮出人,甚至还冒着开罪各方的风险,最后却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陆纳缓缓说道:

  “知道为什么我们一直要被欺负么?还不是因为南渡各家是簇拥着典午正朔而来的,还不是因为兵马大权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令伯,家父,皆位极人臣,然而呢?盛名之下,又有多少实权归于吴地子弟?若是有兵权在手,吴地各家,又何至于此二人之后,转眼萧索?”

  顾会沉默。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