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守大喜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到居有定所,从饥寒交迫到日日温饱,变化就发生在这短短几个月之间,从春天到冬天的星移斗转之间。

  长安城头变换大王旗,他们不在乎。

  但是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甚至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第一次有了“生活”这种概念,知道了柴米油盐,知道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们很清楚,带来这一切改变的,不是因为氐人,不是因为王师,而是因为杜太守。

  关中人的好日子,是在关中盟最先出现的。

  而关中盟的盟主,是杜太守。

  什么大司马,什么王右军,那都是南面的外来人,与他们何干?

  只有咱们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出身杜陵的杜太守,才可能真心对关中百姓好。

  这是乱世之中再寻常不过的地域思维。

  因此他们今天要目送太守大喜,为太守送上自己的祝福。

  马队行进,走过达官显贵们的府邸。

  府邸门口,或是空空荡荡,或是悬挂了红色的灯笼。

  杜英的目光也在这些大门上逐次扫过。

  空空荡荡的大门也不代表着里面并没有人住,只不过显然主人在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或是不配合,或是在观望。

  而那些挂了灯笼的,也不见得都是支持杜英的或者太守府的属官。

  比如杜英就看到了大司马府门口的红灯笼,大司马还是很给面子的,而郗超也带着同僚们候在门口,对着杜英施了一礼。

  又比如杜英看到了顾陆两家门口的红灯笼,顾会和陆纳上一次固然已经接受了杜英提出的建议,但是并没有给出什么时候会倾力北上的准确时间,显然他们还在犹豫,又或许是在等待王右军开出新的筹码以把他们拽回到江左阵营之中。

  所以杜英并没有把这些人当做盟友,至少目前不是。

  小小的灯笼背后,人情冷暖、其心各异。

  杜英觉得很有趣,却不在乎。

  因为他已经穿过内城城门——长安现在自然不能再有皇城和宫城的称呼——进入了外城,并且看到了前方路边黑压压的人群。

  杜英露出笑容。

  内城的那些勾心斗角、权谋私欲,让他觉得聒噪而厌烦。

  看一看自己的百姓、自己的子民,心情会舒畅很多。

  “参见太守!”

  “太守吉祥!”

  “新婚大喜!”

  人群中响起呼声。

  声音一开始很低,只有寥寥可数几个人,但是很快,声音越来越多,有些嘈杂,不过短短几个声浪之后,就汇聚在一起,变得整齐划一。

  “太守大喜,吉祥万安!”

  一声又一声,人们振臂高呼。

  杜英的笑容更盛。

  他知道,人群中,有专门安排下的一些人在带头喊,不然以这些百姓的知识水平,是喊不出来这样的话的。

  但是这又何妨?

  且看看那些神色激动的人们,杜英相信,他们喊出来的话都是真心实意的。

  他们愿意为自己欢呼,这就足够了。

  声音越来越响、声浪越来越高,直直的拍打城头。

  内城单薄的城墙,似乎都要被声浪直接拍碎。

  站在城头上戒备的王师将士,归属于于谈麾下,另外还有一些谢奕的亲信部将协助,都是杜英绝对信得过的人,因此此时他们也在尽情的欢呼着,一个个脸上带着喜色。

  关中盟的将士在晃动手中的旗帜,那是他们的盟主。

  谢奕麾下的将士也不甘示弱,敲响了城头的鼓,那也是他们的姑爷好不好?

  整个长安城,外城已然是一片欢闹喧腾。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