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21章 这竖子什么情况?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谋士里明面上官位最高的人,因为他本身的定位就并非什么参谋军事,而是可以独当一面,威震三军,甚至骑兵冲杀的一方统帅!

  且沮授原本就是袁绍麾下最为优秀的人才,比如官渡之战决战之前,曹操与群臣商议如何迎敌,孔融张口就建议投降,“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至于理由便是袁绍文有多少谋士,武有颜良文丑等等。

  荀彧立刻出言反驳,随后一通嘴炮把袁绍麾下文武埋汰了个遍:田丰刚而犯上(智商够了,情商欠缺)、许攸贪而不智(太贪财,容易利令智昏)、审配专而无谋(太好权,没有大局观),逢纪果而无用(刚愎自用,早晚出事),什么颜良,文丑更是匹夫之勇,其余等辈,皆是碌碌之人

  最后来个总结,袁绍就这个档次的班底,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沮授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表现,怎么也是不可能被放到“碌碌之人”里面的,所以只能说明在涨自己士气,灭敌人威风的关键时刻,荀彧也实在挑不出他有什么毛病缺点,只得避而不谈,略过。

  这等在个人能力上能让敌对势力都心悦诚服的臣子,只有肯定没有任何否定的,军事,文事,乃至心性上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人物,后面三国里正好各有一个,诸葛亮,司马懿以及周瑜。

  而当鲁肃初次见到一身宽袖儒服的沮授时,亦是不由吃了一惊,因为他第一眼差点以为是看到了好友周瑜。

  两人的相貌其实全然不同,关键是这种斯文打扮却难掩英武,而英武中又带着睿智的气质,实在太相似了。

  不过简单的客套、聊到了正题之后,当鲁肃说出自己的来意,吃了一惊的人则变成了沮授了。

  虽然这个时候袁绍已连续几次没有采取沮授的进谏,沮授心里也有不满,也有失望,但两人的君臣关系其实还算稳固,起码袁绍还没有去动沮授的军权(官渡之战时,沮授依旧为三军都督),这样的情况下,沮授根本不可能会有改换门庭的打算。

  也正是因此,不管徐州势力如何不断示好,沮授全然不为所动。

  王政是有前途,甚至从一些传言来看,此子比袁绍都更像一位明主,可他能像袁绍这般重用我吗?

  出于这样的考量,当听说徐州这边来了一位重臣,沮授原本是不想见的。

  转念之后,却还是决定来了,便是想要彻底说清楚:我沮授可不是背主之人,你们以后别再来骚扰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鲁肃前来可不是做招降的说客的,反而抛出了一个很是意外的话题。

  “吾家主公听说袁公欲在年内伐曹,深以为忧,故特令在下来邺,面见沮君,当谏阻出兵。”

  我主打不打曹操,怎么去打,观卿何事?

  沮授心中刚生出一阵腹诽,却不料鲁肃接下来说的理由更是令他诧异。

  “为何如此,全因袁公势强而曹弱,既是如此,胜敌之法便当寻求王道,稳打稳扎,比如可先进屯黎阳,渐营豫州,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下来,最多一年半载,便可使曹军疲敝,如此曹贼不战而灭!”

  我去

  沮授登时瞠目结舌:这竖子什么情况?

  怎么这想法和我的一模一样?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