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8章 驻军与滑不溜手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某地,就强人所难了。

  唐代府兵大多位于关中,这些地方到朝鲜半岛多远?长期驻守现实吗?府兵是没有军饷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要自备器械、马匹,为朝廷义务打仗。长期驻扎在外,经济上的开销极大,更别说唐高宗时关中府兵已经没多少地了,生活并不算多富足。

  与府兵相比,募兵是有军饷的。他们是职业军人,吃的就是打仗这碗饭,可以长期在外征战、驻守,定期轮换就是了。

  另外,唐代在西边的军事压力确实大。河陇一带,反复鏖战,且战事还不怎么顺利。招募到的长征健儿,主要也分布在于阗、龟兹、疏勒等地屯田。

  至于为何没招募长征健儿去百济屯田,除了西边更重要之外,也与百济穷困有关。

  西域绿洲的农田质量不错,产量相当高,且还有商路之利。与这些相比,百济黯然失色。

  “唐高宗坚持了十六年,最后不得不放弃百济,收缩疆域。”邵树德说道:“你们觉得朕能坚持几年?”

  众人一时有些沉默。

  陛下,你还能活几年?更该问的是这个吧?

  “陛下,前唐不得不从百济撤军……”赵光逢作为加了荣衔、地位最高的宰相,不得不正面回应。

  “唐在西边有吐蕃、突厥威胁,在东北有越来越不听话的契丹。朕已经打算与波斯议和。”邵树德提醒道:“从今往后,安西道太平无事矣。”

  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但邵树德这么说了,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没什么问题。

  “陛下,新罗素无信义,或有反复。”赵光逢说道。

  “你们就这么不想朕在外面用兵?”邵树德无奈道。

  他这话其实说到本质了。

  已经打下了这么大一片国土,好好治理还来不及呢,为什么把钱挥霍到国外?

  “朕并没有想灭掉新罗、百济、泰封。”邵树德说道:“前唐怎么在西域诸国做的,国朝效仿即可。有些事,慢慢来,不着急。”

  赵光逢、萧蘧对视一眼,暗暗松了口气。

  如果只是单纯驻军,那还可以接受。但如果陷入战争之中,几千人肯定是不够的,最后必然要从国内调兵,届时花费会急剧增加,好一番骚动。

  他们已经知道,不可能完全说服圣人,派驻军队这事看样子已经板上钉钉,那么只要心别太大,别想着把三个国家一起逼反,那么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

  作为宰相,他们当然有很多手段来影响泰封、百济、新罗三国,至少可以稍稍稳住些他们,不让局势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前唐在西域驻军,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正面的例子。

  以于阗为例,唐廷并没有想着灭掉这个国家。驻军归驻军,于阗国王仍然可以治理国家,只不过要拿出一部分钱粮来养唐军罢了。另外就是接受一批唐国派来的佐贰官员,帮助他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