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潘先生形象的重新阐释 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人物形象_守不住的秘密_守住秘密真的好难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里。然而他却不顾妻子的劝告、让里的险情,执意一人回来,“一口气奔到自己的学校里,提起笔来就起草送给学生家属的通告。”表现出潘先生并非只是苟全性命于乱世,还是努力做着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第二,为学校的安全付出努力。不可否认,潘先生加入红十字会带有欺骗的性质,是他保全性命的一种策略,表现出潘先生的圆滑和世故。但是也说明了潘先生对学校安全的担忧,否则的话,他不用绞尽脑汁,缴纳会费加入红十字会了,直接躲到红房子保命就行了。他的举动表明他是不愿舍弃学校而只顾小家的。他能把学校的利益放在心上,表现了他对自己事业的热衷和一定程度的责任心。潘先生能够对事业和家庭承担风险的行为表明,他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利己主义者。

  (四)谨慎镇定。灾难来临时人人都有可能惊慌,曹操赤壁之战惨败后逃命时的“三哭三笑”,并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代枭雄的形象,何况一个小小的潘先生。正如茅盾先生所说的“临虚惊而失色”。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是惊慌而不失措,镇定而不忙乱,表现出令人佩服的冷静。第一,火车站的一字长蛇阵的布置,可见潘先生慌乱中的机智,而且早已安排妥当,并非临时抱佛。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潘先生一家逃离了战乱的同时就会增添了妻离子散的痛苦。第二,临危不乱,头脑清醒。在家庭队伍被冲散时,潘先生镇定自若,守候在走失的妻儿必行之道路――车门旁边,终于找到了妻儿。第三,懂得人情世故。从叫黄包车到租住旅馆,可以看到潘先生娴熟的办事能力。而且还慷慨地多付车夫一个铜钱,对车夫的勒索并不计较。对小孩子点菜时要吃大餐的愿望能够理解,对潘师母训斥孩子不作追究,小说写道:“潘先生有点窘,却作没事的样子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一句话写出了潘先生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第四,躲进暂时提供安全栖息之地的“红房子”避难。危难之际想到了到租界避难,作为一种权且之宜,未尝不可。可见潘先生的临危不乱。

  潘先生是军阀混战时期普通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没有过高的思想境界,却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并不强悍,但却为学校及家庭付出了努力。他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鲜活的圆形人物,不是干瘪的自私鬼。我们在批判他的利己、疑惧等灰色人生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乐观、负责、谨慎、机智的一面。潘先生是复杂的:虽然行为琐屑但不卑劣;虽然政治麻木,但未泯灭良知;虽然胆小怯懦,但未忘记自己的职责;虽然处事圆滑、精于算计,但不损害他人;逃难时虽惊慌,但不盲动。他并非表里不一,而是真实生动的。小说通过对潘先生的塑造,揭示了上世纪20年代教育界知识分子身处困境时复杂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他们在灾难来临时胆小怕事、圆滑稳妥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郭红,文学硕士,邯郸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51页。

  ②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60页。

  ③程光炜、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95页。

  ④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422页。

  ⑤刘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4页。

  ⑥方壁(茅盾):《王鲁彦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艺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526页。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