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章 德国之行(二)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改装,是架专机,只能坐10个人,除了李恪夫妻三人,就只有李旭东以及黄淑仪,其他都是德国人。

  由于李恪一行人比较多,除了专门的代表团是乘坐飞机,其他人包括学生等都是现在汉堡办理手续,然后坐火车前往各个学校。

  起飞后,张蕊英两个女人在那叽叽喳喳的指着地面聊天,李恪则是询问乘坐的这架飞机的情况。

  “戈林部长,这款客机的造价如何?”李恪询问道。

  说实话,他对这款飞机很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它除了可以当做客机,还能改为运输机和轰炸机,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肯定很合适的一个飞机平台。

  他不是不想买dc-3,但现在这架飞机影子都没出来,就连历史上跟ju-52在客机上的竞争对手波音247和dc-2都还在处于研制,都还没正式试飞,而且从载重以及航程来说,后两款根本比不上。不是他不想把订单给波音,毕竟他还是波音第二大股东,另外几家飞机公司他都有股份,不过没合适也没办法。

  他在国内那架中华飞机制造厂,现在只能生产双翼战斗机、教练机以及侦察机,暂时没有制造运输机以及轰炸机的实力。他是打算把这款飞机给引进过去,暂时充当民航飞机和运输机,条件合适的时候改造为轰炸机,给他的飞机制造厂增加在这方面的制造实力。

  “造价?”戈林一愣,然后心里大喜,不过脸上却很平静,“造价的话得去问容克公司,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不过应该不少于10万美元。”

  “十来万美元?到还能接受!”李恪心里计算着,他记得dc-3(即c-47)可能会便宜点,“不知道贵国是否肯出售这款飞机以及转让生产技术?要是可以的话,我方或许可以采购至少100架的数量,而且用美元支付。”

  “100架?还是美元?要是能达到这个数量,我或许可以出面帮你联系一下容克公司,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个合适的价格!”听到这个,戈林显然有些激动。

  100架什么概念,即便是一架10万美元,就得要1000万美元,而且对方还要求转让生产线,这个价格总额可能更多。最主要的是,以美元支付,要知道此时德国也缺外汇,自从英美撤资后,德国的外汇也很不足。

  也难怪戈林也有些坐不住,这个事他已经下定决心,其他的订单他不管,但一定要促成这笔订单。而且戈林回去就给几家公司把新式战斗机拿出来,在知道李恪是个大金主之后,戈林就想,看能不能再给国内飞机公司争取更多的订单。

  不过戈林注定要失望,此时德国的战斗机也都是双翼战斗机,除非是拿出bf109,或许李恪会感兴趣,双翼战斗机也就算了。现在他的飞机制造厂已经在量产一款双翼战斗机,性能并不差,李恪正在想办法让其作为中国航空部队的主力机型。

  在这种情况,李恪怎么可能会再从国外采购双翼战斗机。

  旁边的黄淑仪则是很惊讶,她知道前面这位男子很有钱,没想到这么有钱。采购飞机并不在这次出访任务之中,要是采购,肯定是李恪以私人的名义签下这个合同,

  在李恪和戈林的交谈中,飞机很快就到了柏林,而此时柏林机场,作为德国现任总理的希特勒则是亲自在机场等候。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照理说以希特勒的身份,不可能来迎接李恪。

  在众人注视下,几架战斗机护航的ju-52机群逐一降落在机场地面!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