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培养班底(二更)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摩根等美国本地财团的关系还可以,所以他照顾这些留美中国军事生就要方便很多。而这些人不说都领情,但这个时候的中国留学生人品大多不错,只要有一部分领情,对于他来说就很满足了,而这些人也就能不断充实他的班底。

  当然这个短时间看不出效果,所以他也在自己培养,而眼前的四个保镖就是代表。他在洛杉矶成立了一所精武学校,规模不大,只招募华人,而四个人就是第一批中间的佼佼者。四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做王鼎元、张飞、斯鹏文、李浩文,最小的是李浩文才21岁,最大的王鼎元,26岁,跟李恪同年。当然这是高级班,涉及中小学的教学正在筹划中,李恪的打算就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有华人在的海外地区,也算是任重而道远,得慢慢来。

  之所以李恪要把他们送到黄埔去,其实就是为了镀金,以他的情况,单干肯定不行。他要是没这些产业,或许他就直接投入中共怀抱了;既然暂时不能加入中共,只能跟着国民党混,而且还得是老蒋这位委员长混。对于这个委员长的用人原则,他可是知道的,第一黄埔出来的;第二是浙江人,最好还是奉化周边的;第三就是对他个人十分忠诚的人(将领的重用原则是黄陆一,也就是黄埔、陆军大学、北伐的第一军)。

  后两条,李恪肯定不占,但第一条他却可以。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来黄埔当教官的原因。培养班底,不可能仅仅依靠那些历史名人,先不说他能不能掌握那些人,对他来说,只有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才是最稳妥的,其他的都是虚的。

  看着几个手下的迟疑,李恪只能帮他们做决定,“鼎元和鹏文两个人去吧,晚上回去把资料填了,注意年龄写小点。浩文,你们两个暂时跟在我身边。这个安排如何?”

  “好的老板,我们没什么问题!”王鼎元四人看了一下先后点头道。

  “那就这样。鼎元,后面你们叫我得换个称呼了,不能叫我老板,这个称呼不太合适了,叫我教官这些都行。”李恪叮嘱道。

  “是!”

  。。。。。。

  3月27号,这一天风和日丽,广东大学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两个地方人头攒动,有不少持枪的士兵正在执勤,大门处则是放着几张桌子,桌子对面则是排着一溜溜长长的队伍。

  这两个地方就是黄埔军校复试的地方,考试分为三天,先是资格审查,然后才是笔试。资格审查主要就是审查推荐表,还有体检,毕竟对于当兵的来说,身体很重要。至于笔试考题,则是参与筹建工作的中共党员张申府和苏联顾问商量制定的,第一门开考的就是作文,题目是‘论述中国的贫弱原因和挽救之良策’,此外还要考数学、地理、历史等科目。

  “老王,对于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