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重庆大轰炸(七)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的游击队则是很活跃,所以淮河补给线其实形同虚设。

  这就导致之前豫南两个师团的补给,都是经过长江,然后在武汉转平汉线运送过去的。物资补给线较长,而且又抽调了1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进攻桐柏,仅有一个三单位的警备师团负责留守十余个县城,相对而言兵力分散而且薄弱。

  我建议可以从22集团军抽调2个军,加上第4集团军1个军配合游击队,对立煌、商城、固始、息县、淮滨等县发起进攻,从而包围信阳,逼迫桐柏的北线日军撤退。

  这样北线危机也就解除,我们就可以专心对付日军南线部队。”

  李恪听完,也不禁点头,这倒是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日军现在其实陷入了很尴尬的地步,虽然取得了武汉会战的胜利,并占领了武汉,但其战线却拉的很长。

  就像第11军,总共只有12个师团外加2个独立混成旅团等,兵力看有将近30万人,但却不够用。冈村宁次早就打算对随县、枣阳动手,除了物资补给问题,兵力也是个大问题。

  日军占领武汉后,首先进攻的是南昌,出动了5个半师团,打了3个多月,最终占领了南昌,也打退了中队对南昌的反攻。南昌战役结束后,日军只在南昌和九江等地放了2个师团留守,这胆子着实不小,要知道南昌周围可是有超过30万中队。

  当然经过南昌一战,第9战区的军队也被打怕了,即便是占据优势也不敢主动进攻。留下2个师团后,日军就把多余的3个半师团跟其他留守部队对换了一下,就抽出了3个满员的师团调至武汉,冈村宁次这才有兵力对随县、枣阳发起进攻。

  这么多地方需要驻守,而且第六战区的部队也在周围虎视眈眈,冈村宁次也不敢抽调太多的部队发起进攻,最后也就集结了4个师团而已。

  第11军的情况,其实也就是侵华日军面临的境况。

  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就大幅裁军,第2军和第11军加起来差不多20个师团,裁了只剩12个师团。驻扎江苏、安徽以及浙北的第15军也只有8个师团;华北方面军也只有12个师团,兵力不够也只能靠组建独立混成旅团以及扶持伪军;驻扎华南的21军也裁减了至3个师团外加台湾混成旅团。

  本来在武汉会战时,日本政府就对维持将近两百万军队感到不堪重负{算上海军},所以武汉会战一结束,日本军部就在内阁的压力下,陆续削减了超过30万军队。

  不过相比于关内的侵华日军在缩减,驻扎关外的关东军反倒是增加数个师团,并且还在继续增加。诺门坎的不败而败,让日本陆军很不满,联合德国进攻苏联的呼声在陆军中越来越高,加上苏联带来的一些压力,所以关东军一直在扩编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