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 三战津浦线(一)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很多人都认为,老蒋要是退出权利中心,接任的不是李恪就是陈诚。两人都各有优劣,总得来说李恪要强点,但李恪也有短板。军政商三界,李恪在军界和商界的影响力都很大,不过政界方面只能依靠湖北系和其岳父张静江的影响力。虽然李恪在政界的影响力稍稍弱点,但比陈诚还是要强点,不过两人在政界的影响力加起来也不如系。

  现在青年军的组建工作才提出来,并没有正式提上日程,不过在后面对外公布后,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点眉目。青年军组建就是为了小蒋,而青年军主要由知识青年组成,小蒋若是掌握了青年军,无论是青年军这些知识青年最后进入军政商三界任何一界,都是小蒋的班底。

  此时老蒋扶持小蒋,这其中的深意可就多了。李恪对此倒是早有心理准备,老蒋搞得是独裁统治,而且一心建立所谓的蒋家王朝,自然不愿意大权旁落。以前小蒋不在的时候,老蒋自然不会表露这个心思,随着小蒋回来,他就开始为其铺路,成立青年军更是把其摆在台前。

  老蒋此时这么做,是因为他有底气。随着抗战局势的不断向好的方面走,老蒋的威望也与日俱增。不过他深知自己的长子想要接他的班,就必须掌握军权,所以老蒋才会打算成立青年军,为自己的长子培养班底。

  既然李浩文已经得知了这个事,那么说明这个事已经不算秘密,相信很快就会公布出来。

  果不其然,在李恪结束了豫东各县之行回到开封的时候,老蒋就发来电报询问李恪关于组建青年军的态度,同时让李恪推荐几个人去担任青年军的师长。对此,李恪也没反对的理由,只能支持,也答应推荐几个人去任职。

  青年军训练总监已经确定是罗卓英担任,老蒋的意思是让李恪推荐一个人去担任副总监。老蒋既然问了,李恪于是就询问了一众手下愿不愿意去青年军任职。

  李恪问的人多是军长、副军长,这意味着他们去青年军担任师长,就是降职。明面上看降职,不过青年军作为老蒋大力打造的,自然会得到重视,去了青年军,很有可能以后就平步青云。所以这个的确需要考虑一番。

  最后李恪推荐了4个人,余程万、覃异之、温鸣剑和王玉霞{汤子模表侄,1907年出生,黄埔五期生,现在李恪麾下担任一个军的少将参谋长},其中余程万担任青年军训练副总监兼中南总监,覃异之、温鸣剑和王玉霞担任其中两个师的师长。其中覃异之是老蒋钦点的青年军204师师长。

  青年军一共9个师,有3个师师长是李恪推荐的,陈诚推荐了3个,胡宗南推荐了1个,杜聿明推荐了1个,王成志推荐了1个。

  李恪推荐的这4个人,除了余程万和覃异之,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