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南征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的禁令不屑一顾,没经同意就跑了。

  对于左权的擅跑,老蒋是后面知道的,不过也没说什么。gcd的学生,他巴不得走得越多越好,他的禁令其实是给国民党党员下的,但明面不会这么说。

  。。。。。。

  攻克惠州的消息传回广州后,在广州引起了极大地轰动,不仅有学生、市民上街游行庆祝,国民政府也给予了这次战役极大地肯定。这一仗充分显示了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实力,也让很多人对于国民革命抱有很大的希望。

  不过广州上下还没高兴多久,就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粤南的邓本殷发兵分三路攻打广州。

  邓本殷原来是陈炯明的部下,从民国十年(1921年)开始一直盘踞在琼崖,也是海南岛。开始的广东南路(此时的钦州、北海属于广东)势力复杂,仅有八属,却分为九个不同派系的军事力量。分别为邓本殷、申保藩、黄明堂、吕春荣、林树巍、梁士锋、余六吉、苏继开、徐东海。

  坐拥琼崖的邓本殷自然不甘现状,于是联合申保藩最后统一了八属,并建立八属行署。统一八属后的邓本殷大肆扩军,其嫡系编为六个师,整个八属的兵力有三四万人,成为广东跟广州国民政府和陈炯明所部三足鼎立的一股军事力量。

  在孙中山去世之前,邓本殷表面上保持中立,不过私下却跟陈炯明有来往。在广州国民政府开始第二次东征之后,他就在北京政府和陈炯明的支持和唆使下,发兵进攻广州。八属联军很快就拿下罗定,直逼江门。

  江门是佛山的门户,佛山又是广州西南边的门户,要是江门丢失,对于广州是个极大的威胁。而复杂防守这里的仅有第四军陈铭枢的10师一个师,总兵力仅有几千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实在兵力薄弱。

  对此,国民政府便决定南征,以朱培德为总指挥,指挥其麾下第3军和陈铭枢的第10师,分兵四路展开反攻。后来又觉得朱培德部队很难胜任,国民政府只能把熟悉情况的第四军主力从东江前线调回来,以李济深接任总指挥。

  国民政府现在整编好的五个军中,就第一军和第四军战斗力最强,所以才派两个军的主力参与东征,以期彻底平定东江。现在因为邓本殷威胁广州,第四军主力的三个师被调回,使东征军的缺口一下变大。好在惠州已下,后面的战斗不需要那么多人,不过为了保险,老蒋把驻扎在广州东郊的15师调到了前线。

  。。。。。。

  国民政府同时东征和南征,对于管理财政的宋子文压力来说很大。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个不停,对于张芸英的事也就没怎么认真去了解。下面的人听从他的吩咐查了一下,张芸英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女儿,现在只有二女儿结婚了,听说三女儿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