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四章 仇杀_苍茫之樗公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拳头不行就得比狡猾,再不狡猾,起码也得知道见风使舵、再不见风使舵,再不济也得知道人情世故吧,这些都不是江十一所擅长的。

  这点在令高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令高放在底层可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一旦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他的眼光、他的预判能力就是独树一帜的。反倒是那些能在底层混得风生水起的,到了一定高度却往往举步维艰,什么人就该办什么事,所谓时来运转,所谓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大抵如此。

  经过简单的检查,江十一在尸体上发现了一些线索,首先,五具尸体都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全是直接受到致命伤一命呜呼,连挣扎都没有,可见杀手的手段相当娴熟。其次,五个死者都是偶尔单独行动的时候被各个击破,并不是在正面火并中丧生,可见这些杀手有详尽的埋伏计划,在杀人后又可以悄无声息地逃走,可见这些杀手对高夷非常熟悉,组织性也非常强。

  这是长期在高夷城本地埋伏的专业杀手,且不止一个,平民队伍中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高度专业的杀人组织,这一定是花钱雇的。这样分析,思路就清晰了,能花得起钱雇凶的就只有那些富户了,这也很符合江十一推测出的仇杀,穆怀阳确实是杀了很多富户。

  也就是说,先前穆怀阳杀掉的那些富户还有大量未知的残余势力,隐藏在高夷城的暗处进行报复。

  继续杀掉那些跟富户有关系的人吗?

  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杀掉一个人有可能就意味着跟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结仇,最终只会导致仇杀的情况愈演愈烈,搞得天怒人怨的话,高夷城不攻自破。雇杀手是需要钱的,只要把那些富户的家产全部查抄干净,他们自然就没钱搞事了。但如果这么干的话,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整个高夷所有的有钱人开炮,不,不止是高夷,一旦这个消息传开,那就是跟全天下的有钱人为敌,到时候只会更加寸步难行。

  怎么办?

  只能是对事不对人,必须要把杀人的事查得水落石出,让该死的人死得其所,活着的人才会安分守己。尽管心里很不爽,但江十一不得不承认,即使是面对伤害自己的敌人也是需要公平公正对待的,既然站在了如今的位置,一切便要以大局为重。

  想到了这里,江十一感到有些后悔,穆怀阳屠杀富户的时候他应该要站出来规劝的,富户不是不能杀,但是杀的话也必须要讲究名正言顺的,哪怕是编个再牵强的理由也行。如若不然,与个别几十几百个人结仇事小,与整个群体结仇事大,甚至连普通的老百姓都会跟着感到人人自危,就更不要奢望他们能支持了。

  土匪杀人掠夺,可其实朝廷也经常杀人掠夺,既然如此,朝廷和土匪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道理。朝廷的的种种行为或好或坏是依附于充分的逻辑自洽的,无可辩驳;而土匪哪怕是做好事都讲不明白道理,毕竟土匪大多都是文盲,就算不是文盲也见识不到所谓“名”的重要性。

  江十一突然联系到了章彬讲的话,茅塞顿开!

  这就是为什么章彬一直在提倡旗号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章彬首先把眼光放在了人才上面,其本质就是要让穆怀阳接下去的种种行为得到充分的解释权,有了清晰的立场虽然会树立很多清晰的敌人,但同时也就会树立很多清晰的朋友,就不至于像土匪那样一下子得罪了所有人。而人才,尤其是那些搞学问的人才,他们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解释各种行为的合法性跟合理性,如今穆怀阳的幕僚阵容里却没有半个真正能搞学问的人才。

  仇恨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未知,未知则源于无名。

  幸亏江十一的悟性属于上乘,及时领悟到了这关键的一点,不然穆怀阳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做大。

  “要是令高在就好了。”

  江十一忍不住喃喃自语,他终于意识到了令高这种人的珍贵。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